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146831
疼痛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A版》 2011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疼痛并人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方法 疼痛病人1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崔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认真做好对疼痛病人的观察,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减少恶性刺激,利用语言的艺术性分散其注意力,减少医源性疼痛,病人接受心理护理后,疼痛明显降低,对临床治疗与护理有显著意义。对照组采用疼痛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精细的艺术和特殊的技能,在临床上越来越起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求医护人员除了具备必要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术,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帮助病人解除痛苦,恢复健康。

    [关键词] 疼痛病人;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114-01

    1 疼痛的定义 根据国际疼痛协会(IASP)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有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根据这一定义,疼痛包含至少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独特的感觉特性,二是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疼痛作为一种感觉信号,本身具有警示作用,可促使生物体采取保护性的逃避行为。然而疼痛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感觉,它同时还包含情感和认知成分,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色彩。大部分研究者都认同疼痛包含“痛知觉”和“痛反应”两个方面。其中,“痛知觉”有感觉辨别、情感冲动和认知评估3种成分,感觉辨别负责分析刺激的性质、部位、强度及持续时间等信息,情感冲动促使个体产生不愉快情绪,认知评估则包括对伤害性刺激的注意、预期和记忆等。

    疼痛是指某种损伤刺激周围感受器产生的信号,通过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殊传导途径在皮质感受器的反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