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146924
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周明刚 谢兰 罗贵全 唐川苏
第1页

    参见附件(1321KB,1页)。

     [摘要] 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变化,其程度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相关[1],如何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旨在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035-01

    [Abstrac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blood rheolog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very common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However, how to improve the blood rheolog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spots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Danhong injection on the cardiac patients' hemorheology disease.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blood rheology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①A组:正常对照组,共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8-65岁,平均59岁,血压正常,均经询问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等除外心、肺、肝、肾等疾病,近2周未用影响血液流变学的药物;②B组:丹红注射液组,共47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WHO(1979)制定的冠心病诊断、分型标准,其中3例因药物副作用中断观察,余44例完成全部过程的患者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32-79岁,平均60岁。急性心肌梗塞(AMI)5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7例,心绞痛(AP)32例;③C组,常规冠心病治疗组,包括30例冠心病患者,诊断标准同上,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8岁,平均60岁,其中AMI4例、OMI5例、AP21例。为避免AM1急性期自身演变的影响[2],本文AMI患者全部在发病2周以上。

    1.2 给药方法 ①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一次20毫升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毫升静脉滴注,每天两次,4周为1疗程;②C组:单纯常规治疗,包括消心痛,β-阻滞剂、阿斯匹林等药物。

    1.3 观察方法 B组、C组患者均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抽血。采血前1天晚低脂餐,次日晨空腹安静状态下取肘静脉血。A组采用方法同上。标本检验者,不知分组情况,专人操作,固定使用仪器,分别测定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比、纤维蛋白原、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试管法)。

    1.4 统计方法 A组与B、C组用药前各项指标的比较采用F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为自身对照;B、C两组间比较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2.1 A组与B、C两组用药前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B组、C组在基础状况下,高切变率血粘度、中切变率血粘度、低切变率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A组,P<0.0l,证实B、C两组患者存在高粘血症。

    2.2 B、C两组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见表2。表2表明B组用药前后高、中、低切变率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l,红细胞压积比则无明显变化(P>0.05)。C组各项指标于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C组两组间用药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后B组纤维蛋白原与C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l。

    2.3 副作用 B组3例出现上腹部不适,难以忍受,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用药前后血脂、血糖、肝功、肾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血粘度增高,尤以低切变率血粘度升高为著[1-2]。据Poiseuilli’s定律(Q=π(P1-P2)r4/8ηL),血流量(Q)与血管半径4次方(r4)及压差(P1-P2)成正比,与血粘度(η)成反比。冠脉狭窄时(P1-P2)和η是影响血流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当发生心肌缺血时,压差往往降低,η则成为影响血流量的决定性因素。η的增高会在冠脉狭窄的基础上使血流量进一步下降,恶化心肌缺血。纤维蛋白原是使血粘度增高的原因之一,目前尚发现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并与冠心病的预后密切相关[1],因而降低冠心病患者血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44例冠心病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后纤维蛋白原下降2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2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