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146588
与血栓形成相关的血液学指标及检测(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柯念咏
第1页

    参见附件(2868KB,2页)。

     [关键词] 血栓; 凝血; 出血; 血液学指标; 检测

    [中图分类号] R36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30-02

    血栓形成是血管壁(包括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激活和凝血瀑布反应与抗凝、纤溶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凝血、抗凝、血栓,纤溶、抗纤溶之间存在相互激活和相互制约、错综复杂的反应。正常情况下体内促栓与抗栓处于动态平衡,维持血液在血管内呈流动状态,一旦这种平衡破坏,就会引起血栓形成或出血。Virchow将血液淤积、血管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作为血栓发生的三联征。

    涉及凝血、纤溶的检查包括抗凝和纤溶活性的监测,凝血、纤溶物质抗原和活性的检测,和与凝血、纤溶有关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三个层次。监测或检测指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需要,观察的性质、目的和(或)药物的作用机制来选择。

    1 凝血指标及检测 凝血因子抗原和活性的增加,不但提高血栓发生的机率,更为重要的是某些参与凝血的因子与心血管事件及其预后相关,或是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因子Ⅶ等。因子ⅤLeiden、因子Ⅱ和Ⅶ基因多态性、纤维蛋白原与因子Ⅶ水平增高使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事件直接相关。组织因子的抗原和活性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增加,同时伴有血浆游离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增加。伴随凝血系统的激活,凝血因子抗原和活性发生改变。现已有设备及成套试剂用于凝血因子抗原和活性的测定。凝血酶激活至血栓形成的每一过程都有特定的凝血标志物的产生。

    凝血酶原片段1+2(F1+2)是凝血酶原被凝血酶原酶复合物激活形成凝血酶过程中释放的产物,增高提示体内有凝血酶形成。产生的凝血酶被抗凝血酶Ⅲ结合灭活,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增加。蛋白C活化肽是凝血酶激活,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复合物形成,和蛋白C活化的分子标志物。伴随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原Aα链N端释放出16氨基酸的纤维蛋白肽A(FPA),因此血浆FPA的出现是纤维蛋白单体形成的结果,代表凝血酶的活性。D-二聚体是交联的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的产物,纤溶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不产生D-二聚体,因此,D-二聚体的增高是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后继发纤溶的结果[1]。

    2 内皮功能的检测 结构和功能完整的内皮细胞维持血液在血管内正常流动,调节血管张力,向内皮下传递营养物质,参与脂蛋白代谢和免疫反应。对内皮损伤的标志物要求敏感、特异和稳定,测试简单而重复性好。内皮损伤的血浆标志物包括:

    2.1 内皮素(ET) 内皮细胞分泌,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失调时分泌增加。

    2.2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 除内皮细胞外,血小板α颗粒也释放vWF。vWF的半衰期达18个小时,虽然多种病理生理因素都可导致vWF的变化,如急性期反应,但对于内皮损伤的判定,vWF被认为是内皮损伤的一个标准。

    2.3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原增加,活性下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抗原和活性增加;在tPA抗原增高的同时,tPA-PAI增高,对于确认内皮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

    2.4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 除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PAI-1以外,肝细胞、血小板、间质细胞和单核细胞也合成PAI-1。

    2.5 血栓调节蛋白 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是一种膜结构蛋白,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增加除与内皮损伤、血栓形成有关外,还与长期应用口服抗凝剂导致的出血并发症相关,近年来在判断内皮损伤中应用较多[2]。值得一提的是,在健康个体,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增加可能是内皮细胞合成增加的结果,对血管有保护作用(通过蛋白C系统),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减少。

    2.6 E-选择素 正常静息的内皮细胞不表达E-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增加和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有关,是内皮细胞损伤或激活的标志物。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同E-选择素一样,是内皮细胞损伤或活化的标志物。

    2.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硫酸肝素、前列环素(PGI2)、一氧化氮(NO)也为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但由于各种各样的缺陷,不作为常规应用 不但病理情况,某些炎症或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也上调vWF、PAI-1、E-选择素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和释放,但对血栓调节蛋白和tPA是起下调作用的,vWF还是急性期反应蛋白,因此vWF、PAI-1、E-选择素、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增高不一定是内皮损伤的结果,还可能是内皮活化的表现。血栓调节蛋白与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的作用无关,它的增高是内皮细胞损伤,而不是活化的表现。

    3 纤溶指标及其检测 参与纤溶的物质有纤溶酶原,激活后形成纤溶酶,裂解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形成的纤溶酶可被α2-抗纤溶酶灭活,形成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以调节纤溶活性。体内存在的纤溶酶原激活剂和抑制剂对纤溶酶原的激活起调节作用。代表纤溶能力的纤溶酶原、tPA和PAI不但调节着体内血栓形成和溶解的平衡,还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明确相关。

    应用纤溶药物后,纤溶酶活性增高,tPA-PAI增加,相应PAI和α2抗纤溶酶的抗原含量可能下降,纤溶酶原水平因消耗下降。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血栓溶解的特异性标志物,但与血管是否再通相关性并不好。Bβ1-42相关肽是纤溶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由纤维蛋白原释放出的小肽段,即使在测出纤维蛋白原下降之前Bβ1-42即增加,故而作为纤溶系统活化的敏感性指标,而Bβ15-42是纤溶酶导致纤维蛋白降解的分子标志物[3]。

    4 血小板功能的检测

    4.1 血小板激活标志物 血管壁损伤,暴露出内皮下组织(如胶原、vWF),血小板被活化,粘附(主要经糖蛋白Ⅰa/Ⅱa(GPⅠa/Ⅱa)和GPⅠb/V/Ⅸ)于创面,同时发生聚集(经GPⅡb/Ⅲa)反应形成血小板血栓,α颗粒和致密体释放出来,血浆血小板第4因子(PF4)、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及5-羟色胺(5-HT)增加,血栓素(TXA2)合成、释放增加。活化的血小板GPⅡb/Ⅲa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即P-选择素)表达增加。可测定单个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分子数,也可测其血浆抗原浓度。

    4.2 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免疫学检测 血小板表面含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糖蛋白受体,都有相应的配体,在血小板不同的活化状态,这些受体的表达是不一样的,一旦血小板被活化和释放,血小板表面就会出现新的标志物。利用上述特点,制成针对不同标志物的抗体,可对血小板的功能状态进行检测(表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6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