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79327
瑞舒伐他汀和胺碘酮合用对房颤治疗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董茂盛 石运生 寇文丽 贾关亮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频繁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胺碘酮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60例仅给予胺碘酮治疗,随访1年,观察心房颤动发作时及转复窦性心律后1月、6月、1年时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变化水平及房颤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房颤动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心房颤动发作时的CRP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时的CRP水平(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可以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其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抗炎作用有关。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胺碘酮; 心房颤动

    [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064-0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目前,房颤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本文回顾分析120例房颤患者合用瑞舒伐他汀与胺碘酮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对房颤复律后预防复发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将2010年2月-2011年2月间,120例来自我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部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观察组6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左心房内径(LAD)、房颤持续时间、心率及疾病构成等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排除有以下情况者:(1)LAD>55mm;(2)心功能NYHA(美国纽约心脏学会)分级Ⅲ级以上者;(3)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包括亚临床状态);(4)严重肝、肾功能受损;(5)陈旧性心肌梗死,近期发生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血管重建;(6)瓣膜性心脏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先用静脉胺碘酮(民生塞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复律,先静脉推注150mg,以后以0.5-1.0mg/min持续静滴直到转复为窦性心律。复律后对照组使用口服胺碘酮200mg,每日3次;复律后7d改为200mg,每日2次;复律后14d后改为200mg,每日1次。复律后观察组在上述应用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制药厂生产)10mg,每日1次。疗效定义:显效:1年内房颤未再发作或虽有发作,但次数较服药前减少>50%;无效:1年内房颤发作与服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或发作次数减少<50%。

    1.3 随诊方法 在静脉复律成功后复律后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结合定期门诊随访,1、2、6、12个月分别进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如患者感觉有类似房颤发作的心慌、心悸等不适,即刻来院复查心电图,所有患者于心房颤动发作时及转复窦性心律后1月、6月、12月时空腹采静脉血,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血清CRP(正常值为0-8.2mg/L)水平。所有患者每3个月做一次胸部X线、肝功、肌酶检查。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依据资料性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RP水平变化比较 所有患者治疗前心房颤动发作时其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而用药治疗后各时间段的CRP水平均为正常;两组随访期间CRP水平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6月与1年的CRP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时间段CRP水平变化情况(x±S,mg/l)

    2.2 两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比较 治疗1年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5.0%(45/60),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5.0%(33/60),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P<0.05)。

    2.3 不良反应情况 所有患者每3个月做一次胸部X线、肝功、肌酶检查,结果表明:治疗组中仅有6例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升高,1例磷酸肌酶轻度升高。分别给予护肝、减量瑞舒伐他汀后痊愈。

    3 讨论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有高度的栓塞危险性,对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是促使心功能恶化的因素之一,因此,复律及维持窦性心律仍是目前房颤的一项治疗原则。新近的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在房颤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1]。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通过抗炎这一途径可能对于治疗房颤亦具有一定的作用。

    目前众多研究结果显示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是AF发作、复发和持续的最主要因素[2]。炎症因子白介素6(IL 6)参与AF时心房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P)作为重要的炎症标志物,目前已证实在阵发性和持续性AF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在持续性AF要比阵发性AF时更高CRP水平亦与AF电复律后的复发率相关[3]。研究认为AF和炎症反应的关系是炎症反应导致AF发生,AF持续也可加剧炎症反应。而他汀抑制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少AF发生、复发率和持续时间[4]。然而,单纯应用他汀类药物来控制阵发性房颤发作无疑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它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并不是很强。因此,他汀类药物与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与胺碘酮联用则很可能具有疗效叠加的效果,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这一推论。在6个月后的随访发现应用瑞舒伐他汀组的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用胺碘酮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长期应用瑞舒伐他汀抑制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少AF发生、复发率和持续时间,窦性心率得以维持。我们认为在心房颤动的治疗中,瑞舒伐他汀与胺碘酮合用有助于预防复发。

    参考文献

    [1] ChungM K,M artin DO,Sprecher D et a.lC-reactive protein elevationin patients w ith atrial arrhythm ias:in flamm atory m echan ism s andp ersistence of atrial fib rillat ion[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0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