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汉源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2771KB,2页)。
[摘要] 目的 了解汉源县居民死因的分布特点及对寿命的影响,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汉源县2009年死因监测资料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对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汉源县2009年报告死亡人数2087人,死亡率为647.24/10万,标化死亡率607.53/10万,男性死亡率为750.28/10万,女性死亡率为539.79/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占全死因的88.21%;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是造成汉源县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而损伤和中毒是造成汉源县居民“早死”及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构成2009年汉源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损伤和中毒是构成2009年汉源县青壮年"早死"主要原因。
[关键词] 死因分析;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潜在减寿年数
[中图分类号] R339.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235-01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环境状况等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尤其是人口城市化、老龄化;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城乡居民健康行为和疾病模式也发生了变化[1],与之相关的主要疾病的死亡率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解我县居民死因分布特点及寿命的影响,评价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对汉源县2009年全死因资料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死因资料 来源于2009年汉源县39个乡(镇)死因监测点的数据。死因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
1.2 人口资料 来源于2009年汉源县统计局人口数据,全县共计322446人,其中性别比为男:女=1.04:1,标化率按照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人口资料计算。
1.3 资料处理 所有死亡报告卡均由39个乡(镇)卫生院疾控医生和汉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管理人员统一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经逻辑核查,剔重补漏后汇总,然后导出数据自动生成Microsoft Excel 进行统计分析,平均期望寿命、去死因寿命计算采用参考文献[2]中的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汉源县2009年共报告居民死亡2087人,其中男性1235人,女性852人,死亡率为647.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607.53/10万;婴儿死亡率为6.93‰,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57.89%。期望寿命74.75岁,其中男性为71.49岁;女性为78.40岁。
2.2 主要死因顺位 汉源县2009年前5位死因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在全死因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22.38%、21.51%、17.97%、16.58%、9.78%,合计占全死因的88.21%。男女前5位死因顺位略有差异,男性为: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占男性全死87.77%;女性为: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心脏病,占女性全死因的88.85%,见表1。
表1 2009年汉源县居民5位死因死亡率(1/10万)和构成比(%)
2.3 各年龄、性别死亡特征 2009年报告死亡率为647.24/10万,男性为750.27/10万,女性为539.78/10万,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卡方值为55.52,p<0.01)。各年龄组全死因死亡率,0岁组较高为6.93‰,1岁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至10岁-降到最低为4.31‰,15岁-开始逐渐上升,40岁-迅速上升,80岁最高为146.62‰.但男性和女性死亡率迅速上升起始年龄略有不同,男性在30岁以后,女性在40岁以后。
前5位死因在各年龄组分布的差异较大,0-14岁组致死原因主要以损伤和中毒,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占年龄段死因的48.97%;15-34岁年龄段主要死因以损伤和中毒为主,占年龄段死因的70.92%;35-59岁的主要死因是损伤和中毒,其次是恶性肿瘤,占年龄段死因的51.92%;60岁及以上呼吸系统疾病为首要死因,其次是脑血管病,占年龄段死因的52.55%,见表2。
表2 2009年汉源县居民前五位死因不同年龄段死亡率(1/10万)
2.4 主要死因PYLL、PYLL率 潜在减寿年数(PYLL)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它考虑了死亡年龄及疾病对人群寿命危害。减寿率(PYLL率)能更好地反映寿命损失量的大小,减寿率增加,说明寿命损失量增加,减寿率愈大,意味着死亡事件愈早,突出了早死比晚死对寿命减少的危害性[3-4]。从表3可以看出,损伤和中毒取代呼吸系统疾病跃居减寿顺位第一位,是造成汉源县居民“早死”的原因及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造成2009年汉源县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
表3 2009年汉源县居民潜在减寿年数分析及顺位
2.5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死因顺位 损伤和中毒位居全死因减寿顺位第一位,2009年汉源县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率116.30/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9.16/10万,前5位死因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砸死、淹死。男性死亡率(165.24/10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65.25/10万)(卡方值为33.76,p<0.01)。男性损伤和中毒的前5位死因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砸死、自杀、淹死;女性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意外中毒、砸死、淹死。
各年龄段死因分布:0-14岁组主要是淹死、机动车辆交通事故;15-34岁组主要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35-59岁组主要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砸死;60岁以上主要是自杀、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 见表4。
表4 2009年损伤和中毒前5位死因不同年龄段死亡率(1/10万)
2.6 平均寿命及主要影响因素 2009年本县居民平均寿命63.14岁,分别去除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死因,平均寿命依次增加5.07、4.91、4.40、3.33、2.45岁,若前5位死因全部去除,我县居民平均寿命将增加20.16岁。
3 讨论 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我县前5位死因顺位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占全死因的88.21%。1-34岁年龄段死亡率相对较低,35岁以后进入迅速上升期,并以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死亡为主,提示慢性病的预防重点应放在40岁以下的人群。
损伤和中毒死亡在全死因顺位中虽然只排在第3位,但潜在寿命损失(PYLL)顺位却跃居第一位,是造成“早死”及青壮年死亡的主要死因,是威胁我县居民健康,影响人均期望寿命的重要因素。损伤和中毒死亡又以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自杀为主。交通事故是第一位伤害死因,占伤害死亡的29.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7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