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纠纷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纠纷防范措施,有效的防范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护理。方法 对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作为风险事件处理,并进行原因分析、追踪,实施静脉输液操作的专项培训,改进护理工作流程等护理风险干预措施。结果 护理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提高了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干预措施,保证了门诊静脉输液质量,对预防护理事件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门诊静脉输液;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119-02
静脉输液是门诊治疗常用的给药方法,是注射室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达到对门诊静脉输液的质量控制,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我们从2008年8月开始对门诊静脉输液质量进行风险干预,现将具体措施和方法介绍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主要是由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登记的静脉输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静脉穿刺失败;皮肤消毒不规范;固定不妥善;静脉输液滴速与输液卡不符;液体滴空、回血;液体配制时间过长;未按要求签姓名及时间;提前拔掉液体。
1.2 方法:科室设立静脉输液存在的问题登记表,对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有专人给予登记,进行护理风险干预前与护理风险干预后的对比分析。
1.3 反馈:护士长及时对存在问题组织质控小组讨论,并在科室进行反馈,进行质量改进。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干预前5个月输液质量存在的问题:静脉穿刺失败82例;皮肤消毒不规范26例;固定不妥当38例;未按要求调节滴速28例;液体滴尽、回血12例;液体配置时间过长6例;未按要求签姓名及时间6例;提前拔掉液体8例。
, http://www.100md.com
2.2 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后5个月输液质量存在的问题:静脉穿刺失败24例;皮肤消毒不规范2例;固定不妥当4例;未按要求调节滴速8例;液体滴尽、回血0例;液体配置时间过长0例;未按要求签名及时间2例;提前拔掉液体0例。
经统计学分析,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前5个月和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后5个月两组比较,x2=6.21,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组织相关知识学习,提高理论基础:学习的主要内容为门诊静脉输液护理操作常规、流程、门诊静脉输液查对制度及保证静脉输液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规范执行门诊输液流程,保证输液质量,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等,目的是为了让护士掌握并严格执行门诊静脉输液的操作常规、流程,为保证静脉输液质量提供充实的基础。
3.2 制定各项工作制度,规范门诊静脉输液流程:①制定各班工作职责,在门诊静脉输液高峰期安排技术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护士负责静脉穿刺,避免因穿刺不成功而延长注射等候时间。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巡视病人的输液情况。②制定门诊静脉输液“三关”查对制度,规范门诊静脉输液操作常规、流程、注意事项,并整理成册,便于护士熟记后严格执行。要求静脉输液前严格查对输液液体及药品质量;一次性用品是否符合要求;输液管内气体是否排尽;多次核对病人姓名;静脉穿刺时认真选择血管;静脉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等,确保静脉输液质量。③为0~2岁以下小儿进行静脉穿刺要求两名护士协助进行,避免因家属配合不当而造成穿刺失败。对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由于血管脆弱极易穿破,要求选择细而针斜面小的针头,采取旁刺法,刺入时针头的方面与血管平行,从血管右侧方穿刺,进针时不能过猛。④对液体量多的病人禁止一次性将液体配好,要求做到现配现用,以免降低药物的疗效。同时要求在配液时注明总的输液瓶数及第几瓶,让巡视班接液体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提早将液体拔掉,减少病人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http://www.100md.com
3.3 加强技术练兵,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在科室开展静脉穿刺成功率竞赛活动。通过竞赛,使护士自然地懂得珍惜每一次机会,以非常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穿刺,既培养了敬业精神,也培养了科学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
4 讨论
4.1 开展门诊静脉输液质量护理风险干预的意义。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办法,改进护理工作流程,将风险管理的程序用于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我们对在门诊静脉输液中所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均作为风险事件处理『1』,进行改进。
4.2 明确风险的来源。护理风险主要来自于护士在给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因此我们制定门诊静脉输液质量的护理风险干预措施,是为了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门诊静脉输液质量。
4.3 控制风险隐患:我们在门诊静脉输液时发现,要保证静脉输液液体的质量,由一人查对难免会查对不严格,无法保证液体质量,因此,通过改变门诊静脉输液工作流程来干预风险可收到满意效果。例如:在为0~2岁小儿进行静脉穿刺时,由于小儿的不配合,宜造成穿刺失败,从而增加小儿痛苦。我们要求在为0~2岁小儿进行静脉穿刺时由2名护士协助进行操作。通过这些措施将存在的薄弱环节有效地控制起来,消除了护理风险隐患。
, 百拇医药
4.4 加强管理:强化静脉输液质量意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是风险干预措施的重要一环。我们加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实行交互质量控制,即配药护士对摆药护士准备的液体、药物进行检查;穿刺护士对配药护士配制的液体进行检查;巡视护士对穿刺护士检查的液体再次进行检查,一环扣一环,使护理流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质量流程中各个环节相互监督,形成有效循环的控制。门诊静脉输液存在的质量问题由护理风险干预前的210例,下降至干预后的40例,达到了确保医疗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蔡铜山,钟德富. 推行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8(5):342
(责任审校:吴良安), http://www.100md.com(杨艳波)
【关键词】 门诊静脉输液;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119-02
静脉输液是门诊治疗常用的给药方法,是注射室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达到对门诊静脉输液的质量控制,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我们从2008年8月开始对门诊静脉输液质量进行风险干预,现将具体措施和方法介绍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主要是由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登记的静脉输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静脉穿刺失败;皮肤消毒不规范;固定不妥善;静脉输液滴速与输液卡不符;液体滴空、回血;液体配制时间过长;未按要求签姓名及时间;提前拔掉液体。
1.2 方法:科室设立静脉输液存在的问题登记表,对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有专人给予登记,进行护理风险干预前与护理风险干预后的对比分析。
1.3 反馈:护士长及时对存在问题组织质控小组讨论,并在科室进行反馈,进行质量改进。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干预前5个月输液质量存在的问题:静脉穿刺失败82例;皮肤消毒不规范26例;固定不妥当38例;未按要求调节滴速28例;液体滴尽、回血12例;液体配置时间过长6例;未按要求签姓名及时间6例;提前拔掉液体8例。
, http://www.100md.com
2.2 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后5个月输液质量存在的问题:静脉穿刺失败24例;皮肤消毒不规范2例;固定不妥当4例;未按要求调节滴速8例;液体滴尽、回血0例;液体配置时间过长0例;未按要求签名及时间2例;提前拔掉液体0例。
经统计学分析,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前5个月和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后5个月两组比较,x2=6.21,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组织相关知识学习,提高理论基础:学习的主要内容为门诊静脉输液护理操作常规、流程、门诊静脉输液查对制度及保证静脉输液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规范执行门诊输液流程,保证输液质量,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等,目的是为了让护士掌握并严格执行门诊静脉输液的操作常规、流程,为保证静脉输液质量提供充实的基础。
3.2 制定各项工作制度,规范门诊静脉输液流程:①制定各班工作职责,在门诊静脉输液高峰期安排技术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护士负责静脉穿刺,避免因穿刺不成功而延长注射等候时间。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巡视病人的输液情况。②制定门诊静脉输液“三关”查对制度,规范门诊静脉输液操作常规、流程、注意事项,并整理成册,便于护士熟记后严格执行。要求静脉输液前严格查对输液液体及药品质量;一次性用品是否符合要求;输液管内气体是否排尽;多次核对病人姓名;静脉穿刺时认真选择血管;静脉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等,确保静脉输液质量。③为0~2岁以下小儿进行静脉穿刺要求两名护士协助进行,避免因家属配合不当而造成穿刺失败。对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由于血管脆弱极易穿破,要求选择细而针斜面小的针头,采取旁刺法,刺入时针头的方面与血管平行,从血管右侧方穿刺,进针时不能过猛。④对液体量多的病人禁止一次性将液体配好,要求做到现配现用,以免降低药物的疗效。同时要求在配液时注明总的输液瓶数及第几瓶,让巡视班接液体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提早将液体拔掉,减少病人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http://www.100md.com
3.3 加强技术练兵,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在科室开展静脉穿刺成功率竞赛活动。通过竞赛,使护士自然地懂得珍惜每一次机会,以非常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穿刺,既培养了敬业精神,也培养了科学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
4 讨论
4.1 开展门诊静脉输液质量护理风险干预的意义。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办法,改进护理工作流程,将风险管理的程序用于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我们对在门诊静脉输液中所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均作为风险事件处理『1』,进行改进。
4.2 明确风险的来源。护理风险主要来自于护士在给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因此我们制定门诊静脉输液质量的护理风险干预措施,是为了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门诊静脉输液质量。
4.3 控制风险隐患:我们在门诊静脉输液时发现,要保证静脉输液液体的质量,由一人查对难免会查对不严格,无法保证液体质量,因此,通过改变门诊静脉输液工作流程来干预风险可收到满意效果。例如:在为0~2岁小儿进行静脉穿刺时,由于小儿的不配合,宜造成穿刺失败,从而增加小儿痛苦。我们要求在为0~2岁小儿进行静脉穿刺时由2名护士协助进行操作。通过这些措施将存在的薄弱环节有效地控制起来,消除了护理风险隐患。
, 百拇医药
4.4 加强管理:强化静脉输液质量意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是风险干预措施的重要一环。我们加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实行交互质量控制,即配药护士对摆药护士准备的液体、药物进行检查;穿刺护士对配药护士配制的液体进行检查;巡视护士对穿刺护士检查的液体再次进行检查,一环扣一环,使护理流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质量流程中各个环节相互监督,形成有效循环的控制。门诊静脉输液存在的质量问题由护理风险干预前的210例,下降至干预后的40例,达到了确保医疗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蔡铜山,钟德富. 推行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8(5):342
(责任审校:吴良安), http://www.100md.com(杨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