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概况及其免疫预防(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患者以儿童为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1]。在历史上,本病曾是危害人类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2],在我国及世界各地均有过大规模的流行,至今全球每年仍有50万病例发生,病死率在10%以上[3]。本文就其的流行概况及其免疫预防进展进行综述。1 国外的流行概况
流脑发病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国外就有记载,16世纪在欧美均有流行[2]。1805年瑞士日内瓦和180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分别报告了流脑的流行。1887年,奥地利病理学家Weichselbaum首次从流脑病例的脑脊液中分离出致病菌,并命名为脑膜炎双球菌[4]。从全球看流脑流行的地域极广,几乎遍及各大洲。各国之间发病水平差异很大,一般在发达国家发病率较低,在发展中国家相对较高[5]。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主要由A群Nm引起周期性流行,20世纪90年代,欧洲每年的发病率为1.3~1.7/10万[6]。2003年法国的发病率为1.78/10万,其中B群和C群病例分别占59%和32%[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