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急性DIC9例临床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急性DIC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救治方法,降低DIC的死亡率。方法:对9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均给予抗凝治疗,8例应用肝素治疗。子宫切除6例,剖宫产3例,治愈7例,死亡2例。结论:在DIC的抢救治疗中,早期诊断,及时除去病因,早期大胆合理使用肝素,补充凝血因子,必要时果断切除子宫是抢救DIC的关键。
【关键词】产科DIC;早期诊断;肝素治疗
【中图分类号】R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23-01
产科急性DIC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是产科危重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若能及时诊断治疗可获痊愈。本文对我院1992年8月~2010年6月收治的9例产科DIC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从1992年8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DIC病人9例。年龄23~34岁,初产妇3例,经产妇6例,孕龄在孕37周-42周,2例在院外分娩,产后大出血,分别于产后2小时、3小时送我院抢救。
1.2 诱发因素,见表1
1.3 临床表现:本组9例病例中,除具有其原病理产科特有的症状外,以阴道持续出血不止,无凝血块,腹腔内出血伴休克为主的临床表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部位,多器官出血,阴道出血迅猛,量多,并出现凝血不良或不凝,5例为产后阴道出血,并出现出血不凝,3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不凝,出血量平均为2200ml,最多达4500ml。严重者伴有皮肤出血斑点,牙龈出血、血尿、注射针眼和手术切口创面出血。本组病例,出现皮肤出血点3例,牙龈出血伴血尿2例,手术切口创面出血3例,皮肤出血伴手术切口出血1例。全部发生不同程度的休克,7例重度休克,羊水栓塞症状主要以胸闷、寒战、烦躁、呼吸困难为主,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肾、肝等器官功能损害,发生1个器官损害3例,2个以上器官损害4例,其中2例在家分娩,产后大出血就诊过晚,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1.4 实验室检查(见表2)。
在临床上出血阴道持续流血不凝时,血小板计数<100×109/L有8例,另外1例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9例纤维蛋白原均低于1.5g/L,其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均明显延长。
2 治疗及结果
治疗的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切断内、外源促凝物质的来源,早期应用肝素,在肝素化的基础上大量输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纤溶亢进期用纤溶抑制剂,配合吸氧,糖皮质激素,广谱抗菌素,宫缩剂,强心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尽快娩出胎儿、胎盘,清除子宫内容物,对治疗出血不止无效者,及时果断切除子宫。
本组9例病例均给予了肝素抗凝治疗,切除子宫7例,治愈7例,治愈率77.77%。死亡2例均为在家分娩产后大出血,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重度休克就诊过晚而死亡。
3 讨论
3.1 DIC的早期诊断,重视DIC的临床表现熟悉内、外源的促凝物质变化诱发因素,注重可能出现DIC的基础病的防治观察,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所在,易诱发DIC的疾病有羊水栓塞,胎盘早剥,重度妊高征,产后出血,死胎,重度感染,过期流产,重症肝炎等等。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大出血,出血不凝,休克,栓塞等四种临床表现之一者,就应警惕可能为DIC。四种表现符合两种以上者,就可以诊断,综合实验室的检查,可明确诊断。中华血液学会提出DIC诊断标准(修正案)的实验室检查,有下列三项或三项以上异常者可诊断为DIC,①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②纤维蛋白原﹤1。5g/L或进行下降。③3P试验阳性或FDP﹥20mg/L。④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⑤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或纤溶酶原减低[2]。
3.2 手术张止妊娠问题:及时地去除诱因,切断促凝物继续进入母体血循环,阻止DIC的发展,要尽快采取措施终止妊娠。若宫口开全,胎头位置在S+3以下,即行胎头吸引术或产钳助产,反之就要果断地行剖宫产术并作好切除子宫的准备,视术中病情,切除子宫。若产后阴道流血不止,即使在休克的状况下,也应在积极抗休克同时行子宫切除术,本组9例中有5例在抗休克输血等综合治疗的同时,切除子宫,抢救成功。
3.3合理的使用肝素:使用肝素及早、合理、足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DIC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大多数学者主张早期足量应用肝素,本组8例使用了肝素,早期使用肝素能够防止血小板和凝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继续消耗,可能使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的含量恢复正常,从而改善微循环功能,使凝血机制恢得正常的止血功能。产科DIC是否使用肝素原则上应根据诱发疾病和DIC的发展阶段来决定,但在临床中很难见到典型的高凝期。多为高凝与低凝交界,或是低凝向纤溶期发展,此时虽然出血不凝,但血中仍有大量促凝物质,仍可需用肝素抗凝,尤其是足月产并严重羊水栓塞导致的DIC,病情变化极快,应当机立断,在症状出现后10分钟内尽快使用足量肝素,疗效最好,这是抢救DIC和羊水栓塞的成功经验③。对于确诊的DIC,病因不能马上控制时,也应该尽早使用肝素,高凝期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我院应用肝素的方法是:首次肝素50mg加5%葡萄糖液100mg快速静滴(半小时滴完),再予以肝素100mg加入500mg液体内缓慢混同注维持24小时或间断静脉滴注,由于肝素的主要副反应是出血,为避免其副作用的发生,去年,在产科DIC的诊治中,1例重度妊娠高血压剖宫产术后,出现突发的阴道大出血,出血不凝,伴休克,实验室检查诊断DIC,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收到满意的疗效。其使用方法是:低分子肝素钠0.04mL(相等于6250国际单位)分别加入新鲜冰冻血浆中静滴,同时输新鲜血,补充血小板悬液,抢救成功,避免再次入手术切除子宫。产科DIC中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没有引起出血及副作用,是非常安全有效的④。在使用肝素期间要动态观察凝血功能,血小板情况,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调整低分子肝素钠的用量。
3.4凝血因子的补充:患者在发生DIC时,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及时补充凝因子在治疗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肝素本身无直接抗凝血功效,需要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发挥抗凝作用,新鲜冰冻血浆内含有多量的AI Ⅲ,可与肝素协同抗凝阻断凝血因子继续消耗。因此在使用肝素的同时,加用新鲜冰冻血浆,沉淀,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本组病例全部都有输新鲜血,其中有5例输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2例输血小板悬液。通畅微循环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潘生丁及阿斯匹林,以减少血小板粘附和凝集,阴止DIC的继续发展。
3.5纤溶抑制剂的应用:DIC继发纤溶是机体的一种生理保护措施,是达到防止和去除微循环中的纤维蛋白的栓塞,改善微循环,保护脏器功能的目的。但纤溶亢进又使血浆凝血因子进一步减少,加重出血。所以在DIC早期禁用纤溶抑制剂,DIC晚期继发纤溶亢进成为出血的主要原因时,可在肝素化的基础上使用抗纤溶药物。
产科DIC绝大部分是发生在有合并症的孕产妇病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3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