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291563
耳穴压豆治疗耳鸣40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高艳 张菊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通过对耳鸣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治疗,探讨耳穴压豆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耳鸣住院患者40例,并采用耳穴压豆的方法进行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40例患者,痊愈32例,占80%;好转6例,15%;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耳穴压豆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没有药物的毒副反应,只一种很好的治疗耳鸣的方法,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关键词】耳穴压豆;耳鸣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71-01

    耳鸣是在无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耳内或头部所产生的声音感觉,即患者感到耳内或颅内有声音。耳鸣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较高,人群有耳鸣感觉者占13 %~18 %,因耳鸣而就诊者占4 %~5 %[1]。在我国,随着人口进入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高,以及工业、噪声污染的增加,耳鸣的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单纯的耳部疾病以及全身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耳鸣,其病因多种多样,表现形式多样,轻重不一,是一种长期困扰患者的疾病。耳鸣的治疗是耳科三大难题 (耳聋、 耳鸣、 眩晕 )之一,其效果差别显著,为 28%~96.8%不等[3]。近年来我科室采用耳穴压豆治疗耳鸣,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12月间,耳鸣住院患者40例,男16例,女 24 例;年龄67最大67~15a;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3天。其中单侧耳鸣30例,双侧耳鸣10例。

    2 治疗方法

    2.1 辩证选穴:耳穴压豆疗法的效果取决于能否正确地辨证取穴。取穴的原则是根据病变实际情况, 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而定。常取耳穴:神门、外门、内耳、耳中、听宫、听会、肝、心、脾、肾、内分泌等。

    2.2 耳穴压豆法:首先将王不留行籽粘在5×5mm2的小胶布中央,然后以75 %酒精局部消毒耳廓,再用探棒探测患者耳穴的敏感点,将附有王不留行籽的小胶布贴在选定的穴位的敏感点上,双侧耳廓均要贴。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5次,每次按压 2~3min,以耳穴发热或出现热痛酸胀感为度。临睡前,取掉耳贴,第二天重新贴。15d为1疗程,休息2d可再行第2疗程。

    2.3 注意事项:

    2.3.1 耳廓皮肤有破溃,对胶布过敏者、孕妇禁用耳穴压豆法,以免子宫因受刺激而收缩,引起早产;

    2.3.2 施行耳压时,用力方向应与所贴压的耳穴垂直,且用力要均匀,以患者感觉胀痛且能忍受为度;对年老体弱患者勿用力过猛,以免晕厥;

    2.3.3 嘱患者行走过程中,不宜按压耳穴;

    2.3.4 要准确选穴 , 除按病症所属的脏腑取穴外 ,还可用探棒点试寻找敏感点。

    3 治疗效果

    治疗结果参照有关耳鸣的疗效评定标准[4],用上法治疗 1-2个疗程后,40例中,32 例基本治愈,即自觉在日常安静环境中耳鸣声或主观耳鸣音消失,允许在标准隔音室中可能有微弱生理性耳鸣产生;4 例显效,即自觉耳鸣明显减弱;2例有效,即自觉耳鸣声减弱;2 例无效,即在日常安静环境中自觉耳鸣几乎无减弱或根本无减弱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 95 %。

    4 讨论

    耳廓特定点刺激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又:“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5]表明了耳与全身经络、 脏腑关系相当密切,当脏腑功能失调就会通过经络的联系在相应的耳穴上显示出。所以通过按压耳穴,可刺激经络,疏通经气,调脏腑功能,最终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根据相应部位及脏腑辨证,通过按压耳穴,肾有益肾降火,强腰壮骨的功效;肝可疏肝利胆,清头明目;内耳可清头目,利耳窍;皮质下可醒脑开窍、镇静安神、止耳鸣;内分泌穴有增强吸收代偿功能;神门可清热解毒,醒脑开窍,镇静安神,祛风止痛;外耳有通经络,开耳窍的作用。总之,可疏通经脉,滋补肾气,润泽肝木,扶正祛邪,益气养血,开窍聪耳可调和脏腑,使五脏精气充盛,经络气血畅达,耳窍得气血充养。有研究表明,中医耳穴压豆能使内耳毛细血管壁渗透压增强,可加快耳部的血液循环,为耳神经的康复提供了物质基础,特别是耳穴贴压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没有药物的毒副反应,越早治疗预后越好[6]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19

    [2] 王洪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8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