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291708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与介入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杨兆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对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与介入治疗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9年5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3年间收治的患者312例,男263例,女49例,使用仪器及器械设备为GE synger螺旋CT机,引导针选用八光23G引导针,活检针选用COOK18G-20G切割式活检枪套装和景达斯18G筒状自动活检枪套装。结果:本组病例就诊后24 h内即明确诊断者189例(60.58%),就诊后2~4 d内明确诊断者123例(39.42%)。穿刺活检82例:其中肺癌53例(64.63%),肺结核球4例(4.88%),胸壁结核2例(2.44%),肺炎性假瘤2例(2.44%),胸内脂肪瘤1例(1.22%),腹膜后脂肪肉瘤1例(1.22%),盆腔结核性脓肿2例(2.44%),肾脓肿2例(2.44%),肝脓肿2例(2.44%),肝癌8例(9.76%)。介入治疗230例:病种包括肝、胰、肾、卵巢囊肿、多囊肾、包裹性胸腔积液、肝、肺、肾脓肿、颅内血肿的抽吸。在230例介入治疗的病例中,随访观察最短1周最长6年。除2例卵巢囊肿治疗失败改为手术治疗和2例颅内血肿抽吸病人死亡外,其余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7.9%。术后出现5例气短、7例胸闷、10例咳血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与介入治疗技术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8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306-01

    1 前言

    准确的诊断是疾病获得有效治疗的前提。疾病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临床诊断、检验和影像诊断以及病理诊断。在各种诊断中,首推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最高。文献报道其综合准确性在99%以上。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CT、MRI和超声等影像检查在分辨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技术的应用使病变的检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然而影像学所揭示的仅仅是疾病的宏观表现,有同病异影、异影同病现象,这正是影像学的局限所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技术正是将影像诊断的优势(定位准确)和病理诊断的优势(诊断准确率高)相结合的产物。目前超声穿刺活检多局限于一些浅表病变。对于深部病变大多都是在CT引导下完成,且CT引导下取得标本不但可以鉴别肿瘤的性质,而且还能进一步定性,确定其组织学来源,这一点较超声具有优势。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安全、微创、高效、可重复穿刺、定位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得到临床医生、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评价,值得推广应用。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5月-2009年5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3年间收治的患者312例,男263例,女49例,年龄11~86岁﹙平均51岁﹚。已确诊行治疗目的230例,其中颅内血肿抽吸103例,症状性肝囊肿32例肾囊肿40例、胰腺囊肿7例、多囊肾5例、卵巢囊肿3例、肝脓肿8例、肾脓肿6例,肺脓肿11例。行诊断目的介入治疗82例,胸部62例,腹部20例。

    2.2 穿刺前准备工作: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其紧张及恐惧心理,训练呼吸,使患者尽量保持平静呼吸;准备穿刺包,CT扫描间紫外线消毒30min~60min;填写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书,告知其目的和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取得患者的配合;询问药物过敏史,准备0.1%利多卡因1支~2支,止血敏注射液1支;根据穿刺医生的需要摆体,嘱患者在穿刺过程中不能移动身体。暴露好穿刺部位,操作台、穿刺包置于患者检查床旁,以便操作,准备好载玻片、小瓶子等;穿刺部位用0.5%的碘伏消毒液由内向外进行消毒,消毒范围为15cm。

    2.3 操作方法:使用仪器及器械设备为GE synger螺旋CT机,引导针选用八光23G引导针,活检针选用COOK18G-20G切割式活检枪套装和景达斯18G筒状自动活检枪套装。在病人体表放置金属标志物,采用3~5mm层厚对病灶进行局部扫描,在CT图像上选定最佳穿刺点,测量进针深度及角度。利用CT机架上的激光定位线确定皮肤上的进针点。常规消毒、铺巾后,以利多卡因局麻。嘱患者平静呼吸后屏气,快速用23G引导针穿刺至病灶内,再行CT扫描,确定针尖在病灶内,然后依照与引导针相同的部位及角度穿刺进入活检枪的定位针,行CT扫描,确定定位针在病灶内,拔出针芯后伸入活检枪切割组织。取出标本后分别涂片及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若标本取样不佳,可重复操作1~2次。标本送病理科检查。如怀疑感染性病变,同时送细菌培养。术后封闭穿刺点,常规CT扫描是否有气胸和出血。嘱患者平卧24h,避免用力活动和咳嗽,术后2h床边摄胸片,观察气胸和出血情况。

    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同期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本组病例就诊后24 h内即明确诊断者189例(60.58%),就诊后2~4 d内明确诊断者123例(39.42%)。

    4.2 穿刺活检82例:其中肺癌53例(64.63%),肺结核球4例(4.88%),胸壁结核2例(2.44%),肺炎性假瘤2例(2.44%),胸内脂肪瘤1例(1.22%),腹膜后脂肪肉瘤1例(1.22%),盆腔结核性脓肿2例(2.44%),肾脓肿2例(2.44%),肝脓肿2例(2.44%),肝癌8例(9.76%)。见表1。

    4.3 介入治疗230例:病种包括肝、胰、肾、卵巢囊肿、多囊肾、包裹性胸腔积液、肝、肺、肾脓肿、颅内血肿的抽吸。在230例介入治疗的病例中,随访观察最短1周最长6年。除2例卵巢囊肿治疗失败改为手术治疗和2例颅内血肿抽吸病人死亡外,其余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7.9%。术后出现5例气短、7例胸闷、10例咳血并发症。

    5 讨论

    5.1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与介入治疗的诊断特异性高,使外科医生对需要手术患者在术前有明确的方向,对不能手术的恶性病例实施放化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对明确诊断为良性的患者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因此,该项技术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5.2 穿刺进行中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如有气短、胸闷、咳血等症状发生时,及时扫描病灶部位,如发现少量气胸,当即在CT引导下行负压抽吸,很快可消除气胸,如术后发生气胸,可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予以对症处理,如有咳血发生,术后可静脉注射止血药物2d~3d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3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