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290770
民营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李炼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根据5年民营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建设过程,分析护理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采取的相应对策。认为建立合格的护理团队需要有完善的工作制度、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是使制度有效实施的前提。

    【关键词】新手术室;护理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R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034-02

    我院是国内首家中外合资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于2005年5月28日建成,手术室共有手术间13间。手术室护理团队从医院筹建到正式对外营业期间,完成了手术室的布置,配合外科科室开科,从2005年11月11日开始接待第1台手术至2010年12月,共完成各类手术20000余台。现将我们在手术室护理团队建设的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手术室目前共有23名护理人员,包括护理长2名,行政护士1名;来自湖南省内三级医院3人,其他各级医院12人,2008年-2009年留院实习护生7人,外招应届毕业生2人。我室护理人员情况对比见表1。

    2 主要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2005年建院初期,除公司的行政管理制度外,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全部需要重新制定。再加上管理体制的不同,无法照搬其他公立医院的管理模式。

    2.2 专科设备、仪器种类多,器械保养维护知识欠缺:所有专科仪器设备全部由手术室负责管理。例如:所有腔镜设备及专科器械,各种镜子规格达到十几支;骨科、神经外科动力系统和显微镜等均在同一时间由厂家进行安装备用。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在短时间掌握大量的专科设备、仪器的基本操作流程、使用注意事项、保养维护措施,难度比较大。

    2.3外科医师的来源广泛,新业务开展较快与护理人员一样,外科医师来自省内外各地,他们的工作特点、个人喜好、手术习惯均不了解,没有合作经验可借鉴。随着外科学术带头人引进,要求随时配合新技术的开展。

    2.4 护理团队业务能力不足,培养期长:

    2.4.1 护理人员工作背景差异较大:开业初期手术室护理人员来自省内各级医院。各地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工作习惯等均有差异,没有统一的工作标准可遵循。

    2.4.2 护理人员流失:目前,护士流失是一个全球性问题[1]。2007年-2010年我科先后共8人离职,院内调换岗位4人;离职主要原因为照顾家庭(50%)、结婚生育问题(37.5%)、不满意薪资待遇(12.5%)。离职人员均为高年资,有专科经验的护士;低年资护士面临岗位轮换的问题。

    2.4.3缺少业务全面的专科护士:因难以招聘到合适的手术室护士,只能由刚获取执照的人员填补离职人员的空缺。现有人员中,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工作经历的人员仅3人,其中1人工作时间不足5年。缺乏业务全面,技术娴熟的护理人员,导致应急处理能力、专业能力不足,直接影响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2.4.4 工作积极性不高:民营医院全部实行聘用合同制,相对于公立医院择业自由度更大一些。大部分护士对民营医院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大都等待时机调换工作[2]。我科低年资护士接近50%, 年轻护士的聚集使相互间的竞争更加激烈[3],如破格提薪、进修学习、晋级升迁等均受到限制,同年资护士的薪资差异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再加上目前医院没有实行绩效考核,缺乏有效地激励机制,使护士对收入不满,工作热情降低。

    3 对策

    3.1 实施人本管理,提高护士职业满意度:一个职业满意度高的团队,其工作效率较高[4]。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创建一个融洽、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如设立《排班需求本》,在尽可能满足大家需求的同时做到合理安排,弹性排班;成立活动小组,设组长1名,负责组织多形式的集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关注护士的生活,记录每位员工的生日,每月集体庆祝生日;了解医院的政策制度,及时出面帮助解决生活问题,如宿舍安排、休假制度、申请经济援助等,使护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及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其职业满意度。

    3.2 注重专科知识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选拔突出的人员外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我们共派4人外出进修。每年均派人参加全国及省内的专业学术活动。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系,不定期进行相互参观,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实行《工作笔记》的考核制度,统一格式,要求各级人员参与新手术配合后及时书写笔记,2008年共书写《工作笔记》102篇,及时总结各类手术配合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专科护理手册》,包括各科常见手术名称、常规器械卡、体位摆放及手术配合等,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及书写能力。2010年共有14人参加湖南省专科护士认证考核,全部合格。

    3.3 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及时肯定和信任专科组长、骨干人员的工作,激发其参与管理的热情。医院下发的激励工资采取二次分配,从专科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参与科室管理、出勤、业绩等方面进行等级评定,奖励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每月登记个人实际工作量,张榜公布,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3.4 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结合我院的工作环境、管理模式,制定了《手术室管理工作手册》和《手术室质量管理手册》等,包括手术室简介、工作职责、常规工作流程及标准、28项管理制度、差错事故的防范、质量管理目标等。同时将常用的制度、流程在相关工作区块进行上墙张贴,随时提醒我们工作中必须依照制度行事。

    3.5 健全组织结构,明确分工,职责分明:将护理人员为行政组、教育组、品管组。明确各组工作职责,每组设组长1名,组员3-4人。每月定时总结本组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同时划定责任区,指定责任人,按照5S管理办法,每周整理整洁1次,保证区域内物品定位、性能良好、数量齐全。各项工作明确分工,人人有重点工作,事事有专人管理。如药品、器械、固定资产、感染监控、护理文书质量、满意度调查等。采取护理长-组长-专职人员管理制度,层层把关,确保了工作制度的落实。

    3.6 人人参与科室管理:采取集体讨论-试行-改进-运行的模式,鼓励护理人员随时反馈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对于基本技能操作由教育组制定标准流程并现场演示,其他人员提出意见,修改后的操作流程作为标准,人人考核过关。由此制定出的工作制度或流程,护理人员的自觉服从性得到提高。

    3.7 设备专人培训,实施“三定”管理。所有设备均要求设备部与厂方技术工程师上门培训,包括设备性能、操作程序、日常保养与维护,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与使用注意事项等。同时设备有专人管理,责任人必须能熟练地操作,制定该设备的简单操作流程图及注意事项提示语贴于醒目位置,并负责进行设备操作考核。首次使用设备时,工程师必须在场,确保正常使用。所有专科设备均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时检查与维护,使我们很快掌握专科设备的基本操作及维护保养,保证了设备使用的良好状况。

    3.8 护理人员专科化,使用《外科医师喜好卡》,定期进行外科医师满意度调查:我们根据医院中心制的设置特点,成立5个专业组,即消化中心组、妇产中心组、急救中心组、五官中心组、体外循环组、器械供应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42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