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289971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樊剑 吴稷 高咏梅 李敬梅 刘云秀 陈艳玲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分离8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细菌检出最高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标本中分布最高为86.25%。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哌拉西林、耐药率分别为50.00%、46.15%、45.45%,耐药率低的是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性分别是为18.42%、21.79%、21.79%、23.1%、25.79%。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为医院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应加强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感染;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8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59-02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正常皮肤、肠道、呼吸道、医院病房及医疗器械等,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因其易定植、易变异、以及多重耐药性的特征,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感染多见,由于该菌属有多重耐药性,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王以光等报道[1]铜绿假单胞菌对目前临床应用的100种抗生素均显示有抗药性,是新世纪对人类生命造成威胁的3种细菌之一。为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我们对本地区2008年1月~12月本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80株铜绿假单胞菌在标本中的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来自我院2009年1月~ 12月临床送检标本,包括血、尿、痰及各种分泌物。

    1.2 菌株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英国Aris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配套鉴定及药敏板,药敏板完全符合NCCLS标准。

    1.3 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1.4 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细菌检出情况:共送检标本1985份,阳性标本703份,检出率为35.41%。在检出的703株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

    2.2 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在送检标本中的分布情况见表1

    2.2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见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的80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痰液为86.25%,高于文献报道的70.2%[2]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首发病菌;其次为伤口分泌物为5.00%,特别是在ICU重症患者中的痰液常见与文献报道的相似[3]。应加强患者下呼吸道和伤口的护理和监测,及病房的消毒与监测,才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本组资料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96.10%,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耐药率达60.28%;头孢哌酮、哌拉西林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效的药物,但耐药率也高达50.00%和45.45%,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也达46.15%和25.97%。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具有强烈的诱导和筛选作用使其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应严格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特别是不规则的预防性用药,以减少其诱导作用[4]。四代头孢菌素是近年来才使用于临床,具耐酶、广谱的作用,但耐药率也达23.10%与李庆兴报道的23.27%相似[4];四代头孢对AmpC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明显高于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可考虑策略性替换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已恢复其敏感性[5]。氨曲南是单环β-内酰胺类药物,对大多数染色体和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稳定,但其耐药率也达21.79%,有研究报道79.6%的ESBLs可以分解氨曲南[6]。碳青霉稀类的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达21.79%低于李庆兴、林道勇报道的39.42%及82%[4,7],这与我院严格控制使用碳青霉稀类有关,但应注意亚胺培南是一种很强的β-内酰胺酶诱导剂,在治疗中不能与三代头孢菌素合用,以免诱导细菌产生诱导酶[8]。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也达57.98及35.90%。耐药率较低的是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为18.42%低于钟兴美报道的46.30%[9],可作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及多重耐药是临床较为突出的问题。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以下因素有关:耐药机制①细菌产生抗菌活性酶如-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②细菌改变抗菌作用的靶位,从而逃避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如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DNA旋转酶等结构发生改变;③外膜通透性降低;④生物膜形成;⑤主动泵出系统等。其中主动泵出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中起着主导作用[9]。临床不合理用药:临床上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药物长期使用,势必会致使药物的效能下降,耐药菌株增加[10]。有文献报道,约20%的铜绿假单胞菌在单药治疗时发展为多重耐药,因此认为早期经验性治疗时联合用药更为可靠[11]。

    调查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日趋严重,成为医院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要结合微生物实验室的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耐药菌株的快速发展;同时,改善卫生条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以光,杨后.国外耐药菌情况及战胜耐药菌的途径[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0,21(3):97-101

    [2] 吴蓉,府伟灵.重庆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98

    [3] 杜斌,陈德昌,李辉,等.危重病患者菌血症75例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6):416-419

    [4]李庆兴,潘发愤,王邦松,等.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及临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6):706

    [5] 夏云,陈蕾.头孢吡肟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3,28(2):228-232

    [6] 明德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4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