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290024
剖宫产切口感染52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毛庆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围手术期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剖宫产切口感染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影响因素有基础疾病、肥胖、胎膜早破、羊水粪染、手术时间长等因素相关。结论: 剖宫产切口感染与产妇自身因素及医院感染防控能力等因素有关,在围手术期开展针对性的措施可预防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感染;分析

    【中图分类号】R8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14-01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提高,麻醉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剖宫产产妇因手术的创伤,使机体防御功能削弱,一旦机体存在易感因素,容易导致术后感染[1,2],为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通过回顾性分析近8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原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分析

    1.1 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术产妇2037例,年龄18~41岁,平均(26.5±3.0),孕35+4~43周,平均(38.4±1.0)。初孕妇1514例,经产妇523例。发生切口感染52例,有发热,切口渗出为脓性分泌物,切口红肿压痛,镜检有脓细胞和(或)脂肪球,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切口部份裂开34例,全层裂开18例。

    1.2 方法:顾性调查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切口感染作为观察组,无切口感染剖宫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肥胖、贫血、胎膜早破、有无羊水粪染、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

    1.3 治疗:拆除皮内缝合线和皮下缝线,清除坏死组织,清除死腔,露出新鲜创面,用“7”号丝线间断全层缝合,同时给予伤口局部微波理疗30min,2次/d,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二期清创术后10天拆线。

    2 结果

    52例患者通过以上治疗切口均愈合,全部患者无瘘道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切口均愈合良好。

    两组切口感染因素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肥胖、贫血、胎膜早破、手术时间、羊水有无粪染、住院天数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如出现持续发热,伴白细胞计数升高,切口疼痛明显,则应考虑到切口感染的可能。如出现切口渗液、红、肿,或者有浸润块,则可以肯定切口感染[3]。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存在于整个围手术期,是多环节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产妇合并有其它疾病,会导致机体免疫、防御机能低下;肥胖者皮下脂肪厚,影响手术术野的暴露和操作,可使手术时间延长,从而手术野及各种医疗器械遭受空气污染的机会增加,肥胖产妇由于行动不便及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不利于血液循环;胎膜早破后,阴道和宫颈处细菌容易进入宫腔;羊水粪染产妇在术中粪染羊水污染手术切口,也增加了切口感染的机会。

    剖宫产产妇发生切口感染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经济负担,还可能引起晚期产后出血。针对上述易感因素,在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措施可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①指导孕期保健,让孕妇在妊娠中、晚期适量补充铁剂,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保证营养均衡,控制体重,预防过度肥胖;②对于胎膜早破的产妇,在产前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要勤换会阴垫,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0.05%碘伏棉球擦洗外阴2次;③对羊水Ⅱ°及以上粪染者,预防性使用二联至三联抗菌生素,以加强抗感染效果;④控制手术时间和提高操作水平是防止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之一。术中皮下脂肪层尽可能不用电刀止血,防止脂肪液化减少异物反应。精细的手术可以保护好组织,减少损伤,止血严密,从而有效防止感染。手术中分娩胎儿时,术者手伸入宫腔下段,即最易存在细菌污染或感染的近宫口处,手套也会污染,娩出胎儿后,应立即更换手套,以免将污染在手套上的细菌带入腹腔及切口处。

    参考文献

    [1]许金为、陈健、剖宫产术后生殖道感染,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30

    [2] 王芳、王晓燕、石大维等剖宫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88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