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与丙泊酚在67例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诱导中的比较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诱导中何种药物更具优势。方法 将我院行择期短小手术患儿67例纳入研究,根据住院号尾号单双数分为七氟醚吸入诱导组(A组)和丙泊酚静脉输注诱导组(B组)。监测患儿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和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0min(T2)、插管后 1min(T3)和插管后5min(T4)各时点的血压、心率变化,及诱导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在A组为(39.3±2.8)s,B组(35.4±1.7)s,t =3.92,差异有显著性;(2)与诱导前T0相比,在T1时点,两组血压和心率均下降;在T2时点,A组的心率恢复到T0水平,B组的心率较T0高,两组的血压均上升,但是血压在B组上升更明显;在T3时点,两组心率处于T0水平,而血压在A组仍高,但是在B组恢复到T0水平;在T4时点,A组的血压和心率处于T0水平,而B组的心率与T0一致,但是血压降低。(3)两组均未出现气管痉挛、喉痉挛和返流、误吸。结论丙泊酚麻醉诱导起效更快,而七氟醚组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心率更稳定,两种药物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诱导中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两者各具优势。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麻醉诱导
【中图分类号】R4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21-01
小儿短小手术对麻醉有较高的可控性要求,需诱导快、药物代谢快、麻醉恢复快[1]。七氟醚为吸入性短效静脉麻醉药,气道刺激小,其具有麻醉诱导起效快、麻醉结束后患者苏醒迅速等特点,丙泊酚目前使用较为普遍,广泛用于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其也具有上诉优点。本研究将近年行小儿短小手术的患儿纳入研究,以探讨何种麻醉药物在麻醉诱导中更具优势。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行短小手术的患儿67例纳入研究。根据根据住院号尾号分组,尾号单数者35例纳入七氟醚吸入诱导组(A组),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11岁;尾号双数者32例纳入丙泊酚脉麻醉诱导组(B组),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4~12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麻醉诱导用药:A组:令患儿深呼吸,予4%七氟醚面罩吸入。B组:予丙泊酚静脉注射2mg/kg,速度3mL/10s。
观察指标:记录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监测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0min(T2)、插管后 1min(T3)和插管后5min(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患儿有无躁动、呛咳和返流误吸,以及气管痉挛、喉痉挛等不良反应。
2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在SPSS17.0软件行统计分析,认为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3 结果
3.1 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在A组为(39.3±2.8)s,B组为(35.4±1.7)s,两组比较t =3.92,差异有显著性。
3.2 与诱导前T0相比,在T1时点,两组血压和心率均下降;在T2时点,A组的心率恢复到T0水平,B组的心率较T0高,两组的血压均上升,但是血压在B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在T3时点,两组心率处于T0水平,而血压在A组仍高,但是在B组恢复到T0水平;在T4时点,A组的血压和心率处于T0水平,而B组的心率与T0一致,但是血压降低。
3.3 A组患儿躁动、呛咳共5例,B组发生4例,两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未出现气管痉挛、喉痉挛和返流、误吸。
3 讨论
小儿短小手术对麻醉要求有诱导快、药物代谢快、麻醉恢复快等,要求可控性高。七氟醚与丙泊酚均有上诉优点[1],在本研究中两组患儿均实现了快速的麻醉诱导,但是丙泊酚组患儿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更短,起效更快。并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未出现管痉挛、喉痉挛和返流和误吸等不良反应。七氟醚的优点在于小儿的生理特点,与成人相比,小儿有更高的肺泡通气量及心排血量,并且组织血液循环丰富,吸入药物更易到达脑组织。而七氟醚为吸入性短效静脉麻醉药,气道刺激小,且诱导过程中心率更平稳[2],此外对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影响小,可防止返流误吸[3];而且是吸入给药,避免了注射疼痛的发生,在小儿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丙泊酚的优点则在于,起效迅速,分布广,麻醉诱导时间更短,其特点在于首相的迅速分布,半衰期为2-4min,后迅速消除,半衰期为30-60min。综上所述,丙泊酚麻醉诱导起效更快,而七氟醚组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心率更稳定,两种药物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诱导中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89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