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6期
编号:12290118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与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 2011年第6期
     【中图分类号】R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06-01

    慢性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晚期表现之一,生存质量降低,预后不良。它的治疗是持续性的综合治疗,需要病人在门诊及家中进行。不少病人由于未进行规范的治疗,导致病情反复,甚至迅速恶化,被迫住院治疗,严重的危及生命。因此,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十分有益。

    1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

    各种心血管疾病在慢性演变过程中,其心脏都要经历由适应到适应不良的病理过程,心功能亦由代偿转为失代偿,的适应性机制主要包括动用心脏储备,心脏扩大和心肌肥厚三种机制。当各种原因导致心肌负荷过度或心肌丧失时,循环功能的立即短暂调节有赖于神经激素系统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而长期调节则依靠心肌机械负荷诱发的与神经激素系统介导的心肌重构与心室重塑。心室重塑是导致hf不断进展的病生理基础。有症状心力衰竭阶段还通过神经激素系统的激活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后负荷增加,收缩期室壁应力增高;也使容量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前负荷与舒张期室壁应力因而增高,而心排血量进一步下降,这样形成的恶性循环使hf进行性恶化。收缩性hf以心室射血分数减低为特征;舒张性心功能不全心室射血分数正常但心室充盈障碍,后者同样引起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心室重构包括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心肌细胞的变化是细胞坏死和调整及适应不良性肥厚,细胞外基质的变化是胶原蛋白沉积和纤维化。如何抑制心室重构过程是改善远期预后和延长心衰自然病程,提高远期存活率的基本手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