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878-02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急性心肌梗死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尤为重要。2009年~2010年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0例,通过认真细致的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岁;持续性胸骨后疼痛41例,持续上腹部疼痛6例,牙痛及咽部不适3例;存活47例,死亡3例。
1.2 病因分析 急性心梗为冠心病严重类型。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这些情况是:
1.2.1 管腔内血栓形成,粥样斑块破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