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埂死与颈动脉内膜及斑块改变观察
参见附件(12kb)。
(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内蒙古 014010)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改变,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对67例IMT及斑块测量,结果:脑梗组IMT厚度及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患者内膜增厚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更易脑梗死,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及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预防脑梗死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
【中图分类号】R11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69-01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从2007年10月~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8例,其中67例为确诊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均经CT检查证实。作为A组,单纯例,作为B组,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史,同期门诊检查着,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A组 男性32例女性35例 平均年龄59.2±10.5岁
B组 男性30例女性31例 平均年龄58.5±12.1岁
1.2 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3 Expert 彩色超声仪,探头频率8MHZ。患者取仰卧位,头稍向对侧转动。用二维超声检侧双侧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BLF)及颈内动脉(ICA)颅外段内中-膜层厚度(IMT)、粥样斑块数量、部位;
2 结果
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颈动脉斑块检查率比较:脑梗死组82例中检出颈动脉粥样斑块70例;正常对照组52例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24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5.脑梗死患者粥样斑块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比较,如表1所示。
2.1 两组内膜粥样斑块的内膜粗糙不均匀增厚,动脉内膜最早受累,血流动力学的发生内中膜局限性增厚,厚度>1mm,可见粥样斑块,管腔狭窄。
2.2 两组动脉硬化斑的例数及分布:患病组有动脉硬化斑57例有斑块占85% ......
(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内蒙古 014010)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改变,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对67例IMT及斑块测量,结果:脑梗组IMT厚度及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患者内膜增厚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更易脑梗死,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及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预防脑梗死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
【中图分类号】R11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69-01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从2007年10月~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8例,其中67例为确诊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均经CT检查证实。作为A组,单纯例,作为B组,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史,同期门诊检查着,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A组 男性32例女性35例 平均年龄59.2±10.5岁
B组 男性30例女性31例 平均年龄58.5±12.1岁
1.2 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3 Expert 彩色超声仪,探头频率8MHZ。患者取仰卧位,头稍向对侧转动。用二维超声检侧双侧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BLF)及颈内动脉(ICA)颅外段内中-膜层厚度(IMT)、粥样斑块数量、部位;
2 结果
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颈动脉斑块检查率比较:脑梗死组82例中检出颈动脉粥样斑块70例;正常对照组52例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24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5.脑梗死患者粥样斑块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比较,如表1所示。
2.1 两组内膜粥样斑块的内膜粗糙不均匀增厚,动脉内膜最早受累,血流动力学的发生内中膜局限性增厚,厚度>1mm,可见粥样斑块,管腔狭窄。
2.2 两组动脉硬化斑的例数及分布:患病组有动脉硬化斑57例有斑块占8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