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4例疗效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随机将入选病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的药物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给予法莫替丁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显效患者23例(占62.16%);有效患者12例(占32.43%);无效患者2例(占5.41%);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显效患者10例(占27.03%);有效患者14例(占37.84%);无效患者13例(占35.14%);总有效率为64.86%。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泮托拉唑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泮托拉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R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212-02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急症之一,轻者主要表现为呕血和黑便,而重者可由于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循环衰竭进而危及生命[1]。因此,为了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特对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泮托拉唑的药物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男43例,女31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0.75±5.68岁。所有入选病例均经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8例,胃溃疡患者14例,复合性溃疡患者12例,并于治疗前均经相关检查并严格排除食管静脉破裂以及恶性肿瘤等原因而引起的出血。随机将入选病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和年龄以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后,研究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的药物治疗,将40mg的注射用泮托拉唑(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170)加入100ml 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行静脉滴注,2次/d,5d为一个疗程。而对照组患者则给予注射用法莫替丁的药物治疗,将20mg注射用法莫替丁(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379)加入1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行静脉滴注,2次/d,5d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3d内止血;②有效:3~5d止血;③无效:5d未止血。判断止血标准:符合下列之一为出血停止:①临床症状好转,且血压和脉搏以及肠鸣音正常;②大便由黑色转变为黄色或大便潜血转阴;③胃镜证实出血已经停止。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74例患者中,研究组显效患者23例,占治疗总数的62.16%;有效患者12例,占治疗总数的32.43%;无效患者2例,占治疗总数的5.41%;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显效患者10例,占治疗总数的27.03%;有效患者14例,占治疗总数的37.84%;无效患者13例,占治疗总数的35.14%;总有效率为64.86%。与对照组相比,其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研究组
37
23(62.16)*
12(32.43)
2(5.41)*
35(94.59)*
对照组
37
10(27.03)
14(37.84)
13(35.14)
24(64.86)
注:与对照组相比 *表示P < 0. 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症状,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2]。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以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粘膜损害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等原因最为多见。尽管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或局部喷洒止血药等治疗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持续出血或再出血而继续行手术治疗[3]。因此,如何寻找一种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药物来促进溃疡愈合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关键。
泮托拉唑作为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药物,其能够有效抑制由促胃液素和组胺以及胆碱引起的胃酸分泌现象,同时迅速改善和提高胃内pH状况,从根本上抑制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并有效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有助于血小板在出血部位的聚集和凝结,也能有效防止已凝固的血凝块发生溶解,最终达到止血的目的[4-5]。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4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