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86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效果。 方法:对86例(112眼)翼状胬肉患者于显微镜下行胬肉头颈部切除,取自体颞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于胬肉切除处,10-0无损伤线连续缝合。观察术后愈合、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20月,86例(112眼)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110例均愈合良好,2例缝合线脱落较早,边缘略卷曲,但移植片未脱落。愈合良好率98.2%。术后复发3例,复发率2.7%。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取材方便,成活率高,无排异性,更较之单纯胬肉切除或胬肉头部转移复发率明显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翼状胬肉; 自体干细胞移植
【中图分类号】R1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235-02
, 百拇医药 翼状胬肉是临床较多见疾病,药物治疗无效,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2006年前多采用单纯胬肉切除或胬肉结膜下转移术,但术后复发率较高。自2006年后我院手术方式改进,采用显微镜下行胬肉头颈部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本文观察2008年1月-12月86例(112眼)患者,术后结膜瓣愈合率良好,复发率明显降低。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自2008年1月-12月翼状胬肉住院患者86例,单眼60例,双眼26例,共112眼。年龄45-71岁。男性46眼,女性66眼。胬肉位于鼻侧109眼,颞侧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9眼。胬肉进入角膜缘3mm-6mm.,超过瞳孔缘7眼。术后随访观察6-20月。
1.2 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3次,均在显微镜下手术。将胬肉头部从角膜剥离,剥离干净,特别角膜缘部,角膜创面要光滑、干净,切除胬肉头颈部。取颞上或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分离至角膜缘内1mm,结膜较薄,尽量不带筋膜组织,大小同胬肉头颈部切除范围,用10-0无损伤线连续缝合,对位缝合于胬肉头颈部切除区域。术后加压包扎1天。
, 百拇医药
1.3 术后处理: 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第二天或第三天清洁换药,点复方新霉素眼水,qid1-2周。10-0无损伤线可不拆除。
2 结果
患者术后早期移植片略水肿,因缝线连续缝合,患者异物感不明显,缝线1-2周开始脱落,若异物感较明显者,可拆除缝线。随访观察以上患者86例(112眼)6-20月,移植瓣成活率高,仅2例缝线脱落较早,移植片边缘部分卷曲,但移植片在位,成活,愈合良好率98.2%。随访6-20月,仅3例复发,复发率2.7%。
3 讨论
翼状胬肉为睑裂部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具体发病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气候干燥、接触风尘等有一定关系[1]。一般手术治疗。既往我院采用肉眼下单纯胬肉切除或胬肉结膜下转移术,术后复发率较高。
, 百拇医药
角膜缘干细胞位于角膜缘部1mm范围,能分化、增殖为角膜上皮细胞,对于保持角膜的透明性与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高度增生、分化的特点,重建了正常的眼表生理环境。移植于创面处的角膜缘干细胞分化为上皮细胞,使角膜得以修复,同时又形成了一道“堤坝”,组织结膜上皮迁移及新生血管侵入角膜,从而降低胬肉复发率[2]。据报道,翼状胬肉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角膜缘不同程度的干细胞的损害,是一种局限性角膜缘缺陷症,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或功能下降使角膜缘功能被破坏,致使结膜组织长入和新生血管形成[3]。单纯翼状胬肉的切除,会使原本受损的角膜缘干细胞更加丧失殆尽。而本术式恰以患眼健侧的角膜缘干细胞做生发地,通过它的有效分裂、增殖和移行来修复受损伤的角膜表面,阻止新生血管的长入重建角膜缘干细胞受损区的角膜表面和角膜缘屏障,更接近角膜缘的生理特性。这既为病变区提供了健康的干细胞,又使得角膜创面迅速为新生上皮所覆盖,切断纤维血管向角膜缘内生长的入路,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4]。本术式操作简单,不损伤健眼,无排斥性,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7
[2]蒲晓丽,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33例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10)1110-1111
[3] 龙波,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881
[4]杨立新,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眼表重建治疗翼状胬肉,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9(12):67, http://www.100md.com(刘筠)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效果。 方法:对86例(112眼)翼状胬肉患者于显微镜下行胬肉头颈部切除,取自体颞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于胬肉切除处,10-0无损伤线连续缝合。观察术后愈合、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20月,86例(112眼)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110例均愈合良好,2例缝合线脱落较早,边缘略卷曲,但移植片未脱落。愈合良好率98.2%。术后复发3例,复发率2.7%。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取材方便,成活率高,无排异性,更较之单纯胬肉切除或胬肉头部转移复发率明显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翼状胬肉; 自体干细胞移植
【中图分类号】R1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235-02
, 百拇医药 翼状胬肉是临床较多见疾病,药物治疗无效,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2006年前多采用单纯胬肉切除或胬肉结膜下转移术,但术后复发率较高。自2006年后我院手术方式改进,采用显微镜下行胬肉头颈部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本文观察2008年1月-12月86例(112眼)患者,术后结膜瓣愈合率良好,复发率明显降低。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自2008年1月-12月翼状胬肉住院患者86例,单眼60例,双眼26例,共112眼。年龄45-71岁。男性46眼,女性66眼。胬肉位于鼻侧109眼,颞侧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9眼。胬肉进入角膜缘3mm-6mm.,超过瞳孔缘7眼。术后随访观察6-20月。
1.2 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3次,均在显微镜下手术。将胬肉头部从角膜剥离,剥离干净,特别角膜缘部,角膜创面要光滑、干净,切除胬肉头颈部。取颞上或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分离至角膜缘内1mm,结膜较薄,尽量不带筋膜组织,大小同胬肉头颈部切除范围,用10-0无损伤线连续缝合,对位缝合于胬肉头颈部切除区域。术后加压包扎1天。
, 百拇医药
1.3 术后处理: 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第二天或第三天清洁换药,点复方新霉素眼水,qid1-2周。10-0无损伤线可不拆除。
2 结果
患者术后早期移植片略水肿,因缝线连续缝合,患者异物感不明显,缝线1-2周开始脱落,若异物感较明显者,可拆除缝线。随访观察以上患者86例(112眼)6-20月,移植瓣成活率高,仅2例缝线脱落较早,移植片边缘部分卷曲,但移植片在位,成活,愈合良好率98.2%。随访6-20月,仅3例复发,复发率2.7%。
3 讨论
翼状胬肉为睑裂部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具体发病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气候干燥、接触风尘等有一定关系[1]。一般手术治疗。既往我院采用肉眼下单纯胬肉切除或胬肉结膜下转移术,术后复发率较高。
, 百拇医药
角膜缘干细胞位于角膜缘部1mm范围,能分化、增殖为角膜上皮细胞,对于保持角膜的透明性与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高度增生、分化的特点,重建了正常的眼表生理环境。移植于创面处的角膜缘干细胞分化为上皮细胞,使角膜得以修复,同时又形成了一道“堤坝”,组织结膜上皮迁移及新生血管侵入角膜,从而降低胬肉复发率[2]。据报道,翼状胬肉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角膜缘不同程度的干细胞的损害,是一种局限性角膜缘缺陷症,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或功能下降使角膜缘功能被破坏,致使结膜组织长入和新生血管形成[3]。单纯翼状胬肉的切除,会使原本受损的角膜缘干细胞更加丧失殆尽。而本术式恰以患眼健侧的角膜缘干细胞做生发地,通过它的有效分裂、增殖和移行来修复受损伤的角膜表面,阻止新生血管的长入重建角膜缘干细胞受损区的角膜表面和角膜缘屏障,更接近角膜缘的生理特性。这既为病变区提供了健康的干细胞,又使得角膜创面迅速为新生上皮所覆盖,切断纤维血管向角膜缘内生长的入路,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4]。本术式操作简单,不损伤健眼,无排斥性,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7
[2]蒲晓丽,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33例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10)1110-1111
[3] 龙波,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881
[4]杨立新,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眼表重建治疗翼状胬肉,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9(12):67, http://www.100md.com(刘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