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285687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邝利中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间治疗的的98例儿童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具体治疗情况均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各49例,观察组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对照组用布地奈德鼻气雾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哮喘的发病次数与肺功能(PEF与FEV的预计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均有改善,PEF与FEV的预计值(%)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此外,观察组患儿的哮喘病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02-02

    支气管哮喘病(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类慢性疾病,多发于秋末冬初时节,喉间出入带声称做“哮”,呼吸急促称做“喘”,临床上这两者往往同时出现,因此一般成为哮喘。近几年来哮喘发病率有所上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而儿童因为抵抗力不强,所以哮喘病对其身体健康的危害更不容忽视。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Seretide)是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沙美特罗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丙酸氟替卡松的混合干粉吸入剂[1],是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的一种新型药物。我院近年来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法治疗儿童哮喘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间在我院儿科呼吸门诊治疗的的98例儿童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儿童哮喘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资料真实、完整,具有研究价值。根据患者具体治疗情况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各49例。两组患者在病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有较强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GlaxoSmithKline生产,60吸每支,每吸分别含100g丙酸氟替卡松,50g沙美特罗)吸入治疗,每天2吸,早晚各一次,三个月后分量减半,六个月后每两天一吸,持续一年。对照组使用布地奈气雾剂(每揿含200g布地奈德),每天两次,每次一揿,三个月后每天一揿,六个月后每两天一揿,持续一年。两组均以一年六个月为一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治疗结果,将疗效分为四个等级:(1)临床控制:症状完全缓解,即便偶尔轻微发作无须用药便可缓解,FEV1(第一秒大力呼气的容积)的增加量>35%或者>预计值的80%,PEF(呼气峰流速的极大值)昼夜波动<20%。(2)显效:与治疗前相比较,哮喘发作明显减轻,FEV1的增加量在25%到35%之间,PEF的昼夜比动<20%,仍需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3)有效:哮喘症状一定程度上减轻,FEV1的增加量在15%到25%之间,仍需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4)无效:FEV1值或临床症状并无改善或加重。其中,总有效=临床控制+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疗效的比较:

    就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达到100%,对照组为81.63%,观察组明显领先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组别间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PEF与FEV的值都改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对来说,观察组患儿相关指标变化更为明显,结果见。

    3讨论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诱因有很多,一般来说,患儿体质较弱,抵抗力不强,还往往容易过敏,在季节交替的气候条件下,加上其他因素诱导很容易发病。哮喘使得患者对一些诱发因素十分敏感,伴随气道反应,会造成气道缩窄,甚至造成气道重塑,进而导致肺功能下降[2],所以哮喘患者要尽早治疗。吸入激素是当前临床常用的、最有效的治疗哮喘的药物,它能够显著减轻和抑制气道炎症,控制哮喘的症状,避免哮喘恶化。在本案例中,对哮喘患儿实施激素吸入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肺功能的各项指标也显著改善。

    研究显示,轻度的持续性小儿哮喘患者,通过吸入少量布地奈德辅以福莫特罗的方法与使用双倍剂量的布地奈德均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部功能,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相当,但是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剂量低。另有研究表明,对于中到重度的儿童哮喘患者,和单纯的激素吸入疗法相比,使用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吸入可以更有效的缓解并改善哮喘症状[3]。联合运用β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时,二者可以相互协调共同作用,ICS能够使基因转录增加从而让β受体往上调节,避免由于β受体激动剂的过度刺激而降低受体的敏感性,LABA则能够增加细胞水平进而加强ICS对呼吸道炎症的抑制作用。

    药物治疗哮喘多为预防、逆转症状与气流受限,一般分为缓解症状类药物与控制性药物。就给药途径而言,肠道外给药(如静脉、皮下或肌肉)、口服、吸入。其基本的原则如下:改善通气功能,缓解缺氧症状,改善支气管痉挛现象,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等。控制性药物要做到长期服用,每天都不间断使用,控制持续性哮喘的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分吸入性与全身性)、色甘酸钠、缓释茶碱、白三烯调节剂、尼多克米罗、长效吸入β受体激动剂等。相较而言,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是现在最有效的控制类药物。缓解症状类药物则是一种可以快速起效,对支气管痉挛与其伴随的其他急性症状予以缓解的药物,包括吸入性速效β受体激动剂,全身性皮质固醇、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的口服β受体激动剂与短效茶碱等。

    此外,为提高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病的诊断水平,除药物治疗外也应当加强对哮喘患者的相关教育工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3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