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注全血的利弊探讨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57-02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替代的手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临床治疗的需求,同时也是对血液资源的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卫生部在2000年就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明确了临床输血适应症以及成分输血的重大意义。成分输血有很多优点,最主要的优点是浓度高,针对性强,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1血液保存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全血是由液态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离开机体的血液循环,将会发生“保存损害”,由于所有的保存液都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因此全血保存一般指红细胞保存。对其他成分没有保护作用。不同的保存液,其保存期限有所不同,目前一般常用的CPD-A保存液在2~6℃环境下可保存全血35天。但全血中其它成分,如粒细胞、血小板、Ⅴ因子、Ⅷ因子基本上丧失了活性,比较稳定的只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因此库存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其次是白蛋白和球蛋白。全血只要一离开人体就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与保存液种类、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长短有关。全血在4℃保存一天后,粒细胞即已丧失功能;血小板在全血内保存12小时丧失大部分活性,保存24小时丧失全部活性,血小板需要在22℃土2℃振荡条件下保存,4℃土2℃度保存有害;凝血因子Ⅷ和V不稳定,Ⅷ因子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V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损失50%:比较稳定的是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1]。
, 百拇医药
2全血输注存在很多弊端临床尽量避免输注大量全血
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已丧失功能或活性,起不到治疗作用。全血中主要有效成分是红细胞,其疗效与红细胞相似,而不良反应却比红细胞多。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因为全血中的血浆可扩充血容量,所以血容量正常的病人输血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可发生急性肺水肿;由于全血中细胞碎片多,全血的血浆内乳酸、钠、钾、氨等成分含量高,故全血输入越多,病人的代谢负担越重;输全血比任何血液成分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因为人的血型十分复杂,同种异体输血,尤其是输全血,将有大量的抗原进入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或输血无效。急性失血病人失掉的的确是全血,但补充的全血并不全;急性失血病人不但丢失全血,还有大量的功能性细胞外液转移到第三间隙而使血液浓缩;在补充血容量、止血和输血这三项主要抢救措施中,首先是输液恢复血容量,其次是止血(药物或手术),最后才考虑输血;血液冷藏可将血液中可能存在的部份病原体灭活。血液贮存一段时间,有利于受血者用血安全。全血的血浆中虽然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多种抗体,但含量不多,起不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也解决不了营养问题。由于未经滤过的全血或血液成分制品,在贮存一段时间后大量的白细胞丧失了生物学活性,产生了许多“副产品”,输血后这些“副产品”可刺激机体产生白细胞抗体,当再次输血时,白细胞抗原不合引起受血者体内抗原抗体反应,造成白细胞凝聚并在单核细胞系统内破坏,释放内源性致热源,从而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2]。受血次数越多,产生白细胞抗体的机会就越多,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率就越高。此外,血液在贮存中,白细胞产生及释放的细胞因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也是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因素[3]全血输注的禁忌症有:
, 百拇医药
2.1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贫血患者、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体质虚弱者。
2.2需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如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2.3对血浆蛋白已致敏的患者,因血浆蛋白致敏引起荨麻疹反应,甚至重度过敏反应的病人;以往输血或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患者;已产生抗IgA者。
2.4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急性贫血病人。
2.5可能进行骨髓移植及其他器官移植患者。
3临床输注全血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树立现代输血新理念
全血具有扩充血容量、运输氧、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蛋白质功能。适用于抢救外伤、手术等急性大出血失血量过多的危重病人,以及换血、体外循环等,可补充血容量,恢复正常血压。由于输全血存在众多弊端,现代输血主张不用或少用全血,输全血的适应症越来越少,其适应症主要有:
, 百拇医药
3.1急性大量失血可能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急性失血不到血容量20%时,通常只需要补充晶体液;当失血量接近全身血容量(25%~30%)时,可考虑输注悬浮红细胞加晶体液;只有在失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30%时,在扩充血容量的基础上,输用红细胞或全血。
3.2体外循环。
3.3换血治疗,用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换血治疗,以去除胆红素抗体及抗体致敏的红细胞。
血容量不足且有进行性出血的急性大量失血病人可以考虑输部分全血。全血能同时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补充血容量。临床适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即使这些适应症也不必全部输用全血,可以用一部分浓缩红细胞和代浆血。
4通常的输血方法
晶体液、胶体液和血液(主要是红细胞)合理搭配使用。若失血量过大或已输入一定量的红细胞,则需根据病情选用浓缩血小板、白蛋白、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急性大量失血病人也有输注部分全血的指征,最好选用保存期短的全血。
参考文献
[1]柏乃庆.血液保存,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46-348.
[2]徐文皓,李志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中国输血杂志,2002,15(5):368-370.
[3]刘景汉,欧阳锡林.去白细胞输血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输血杂志,2001,14:119-121., 百拇医药(张秀萍 宋林杰)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替代的手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临床治疗的需求,同时也是对血液资源的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卫生部在2000年就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明确了临床输血适应症以及成分输血的重大意义。成分输血有很多优点,最主要的优点是浓度高,针对性强,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1血液保存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全血是由液态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离开机体的血液循环,将会发生“保存损害”,由于所有的保存液都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因此全血保存一般指红细胞保存。对其他成分没有保护作用。不同的保存液,其保存期限有所不同,目前一般常用的CPD-A保存液在2~6℃环境下可保存全血35天。但全血中其它成分,如粒细胞、血小板、Ⅴ因子、Ⅷ因子基本上丧失了活性,比较稳定的只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因此库存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其次是白蛋白和球蛋白。全血只要一离开人体就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与保存液种类、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长短有关。全血在4℃保存一天后,粒细胞即已丧失功能;血小板在全血内保存12小时丧失大部分活性,保存24小时丧失全部活性,血小板需要在22℃土2℃振荡条件下保存,4℃土2℃度保存有害;凝血因子Ⅷ和V不稳定,Ⅷ因子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V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损失50%:比较稳定的是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1]。
, 百拇医药
2全血输注存在很多弊端临床尽量避免输注大量全血
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已丧失功能或活性,起不到治疗作用。全血中主要有效成分是红细胞,其疗效与红细胞相似,而不良反应却比红细胞多。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因为全血中的血浆可扩充血容量,所以血容量正常的病人输血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可发生急性肺水肿;由于全血中细胞碎片多,全血的血浆内乳酸、钠、钾、氨等成分含量高,故全血输入越多,病人的代谢负担越重;输全血比任何血液成分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因为人的血型十分复杂,同种异体输血,尤其是输全血,将有大量的抗原进入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或输血无效。急性失血病人失掉的的确是全血,但补充的全血并不全;急性失血病人不但丢失全血,还有大量的功能性细胞外液转移到第三间隙而使血液浓缩;在补充血容量、止血和输血这三项主要抢救措施中,首先是输液恢复血容量,其次是止血(药物或手术),最后才考虑输血;血液冷藏可将血液中可能存在的部份病原体灭活。血液贮存一段时间,有利于受血者用血安全。全血的血浆中虽然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多种抗体,但含量不多,起不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也解决不了营养问题。由于未经滤过的全血或血液成分制品,在贮存一段时间后大量的白细胞丧失了生物学活性,产生了许多“副产品”,输血后这些“副产品”可刺激机体产生白细胞抗体,当再次输血时,白细胞抗原不合引起受血者体内抗原抗体反应,造成白细胞凝聚并在单核细胞系统内破坏,释放内源性致热源,从而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2]。受血次数越多,产生白细胞抗体的机会就越多,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率就越高。此外,血液在贮存中,白细胞产生及释放的细胞因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也是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因素[3]全血输注的禁忌症有:
, 百拇医药
2.1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贫血患者、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体质虚弱者。
2.2需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如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2.3对血浆蛋白已致敏的患者,因血浆蛋白致敏引起荨麻疹反应,甚至重度过敏反应的病人;以往输血或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患者;已产生抗IgA者。
2.4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急性贫血病人。
2.5可能进行骨髓移植及其他器官移植患者。
3临床输注全血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树立现代输血新理念
全血具有扩充血容量、运输氧、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蛋白质功能。适用于抢救外伤、手术等急性大出血失血量过多的危重病人,以及换血、体外循环等,可补充血容量,恢复正常血压。由于输全血存在众多弊端,现代输血主张不用或少用全血,输全血的适应症越来越少,其适应症主要有:
, 百拇医药
3.1急性大量失血可能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急性失血不到血容量20%时,通常只需要补充晶体液;当失血量接近全身血容量(25%~30%)时,可考虑输注悬浮红细胞加晶体液;只有在失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30%时,在扩充血容量的基础上,输用红细胞或全血。
3.2体外循环。
3.3换血治疗,用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换血治疗,以去除胆红素抗体及抗体致敏的红细胞。
血容量不足且有进行性出血的急性大量失血病人可以考虑输部分全血。全血能同时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补充血容量。临床适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即使这些适应症也不必全部输用全血,可以用一部分浓缩红细胞和代浆血。
4通常的输血方法
晶体液、胶体液和血液(主要是红细胞)合理搭配使用。若失血量过大或已输入一定量的红细胞,则需根据病情选用浓缩血小板、白蛋白、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急性大量失血病人也有输注部分全血的指征,最好选用保存期短的全血。
参考文献
[1]柏乃庆.血液保存,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46-348.
[2]徐文皓,李志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中国输血杂志,2002,15(5):368-370.
[3]刘景汉,欧阳锡林.去白细胞输血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输血杂志,2001,14:119-121., 百拇医药(张秀萍 宋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