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健康》 > 2003年第10期
编号:12066015
上钩的鱼咋跑了?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1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03年第10期
     鱼上了钩(尤其是难得碰上的一条大鱼)又跑掉,怎不懊恼?如何保证不跑鱼或少跑鱼,是垂钓中一门复杂的技术课题。

    一是提竿时机未能因鱼而异导致跑鱼:草鱼咬钩,一般先“点动”一下,接着边吞钩边离开窝点,浮漂缓缓下沉4-5目时提竿,时机恰到好处。若为时过早,鱼吸饵还未闭嘴,既使闭嘴也只衔钩在较浅部位,易拉豁嘴皮跑鱼。鲤鱼食饵前有个窥探品触过程,浮漂反应是小幅点动,此时提竿十之九空,既使钩住,也钩得较“嫩”、一拉就豁,当探尝吞饵后,浮漂斜向下沉,提竿才稳妥,过早过迟都易跑鱼。鲫鱼咬钩则有两种情况,生口鱼咬钩瓷实,浮漂一个明显下顿或抬头送漂,提竿都较稳妥。而被钓猾了的刁猾鱼则会反复触探饵食,若不耐心抓其切实漂讯,既使中钩,跑鱼率也会相当高。

    二是钓具的选配不当导致跑鱼:若塘中鱼种是单一鲤鱼或单一鲫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1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