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健康》 > 2009年第11期
编号:12050114
“第二治疗”,挑大梁

     癌症治疗不是简单的在医院几周或几个月的手术、化疗过程,现实中很多病人出院后不久就发生了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所以,“第二治疗”的理念应运而生,而且应用前景广阔。

    出院后,我该做点什么?

    【主持人】 何教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很多癌症病人经过手术、放化疗后,切除了肿瘤或杀死了体内的癌细胞,可是出院后不久就发生了肿瘤的转移和复发。这是为什么呢?

    【何教授】 一是由肿瘤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肿瘤的恶性程度大,只要病人免疫失调和内皮损伤或内环境紊乱等持续存在,那么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危险性就存在;二是跟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关。单纯西医治疗往往给病人身体造成损伤,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埋下了隐患;三是肿瘤患者没有进行巩固性治疗。医院常规治疗后,许多患者认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即使在康复期,复发和转移率仍然很高。

    【主持人】那怎么避免出院后的转移和复发呢?

    【何教授】 我们搞过一次调查问卷,许多癌症病人在被问及治疗出院后想干些什么时,都很茫然地填上“无”字,事实上他们确实没有想到要在康复阶段进行特殊治疗。而预防癌症的转移和复发其实和刚刚确诊时的治疗同样重要。

    我国目前临床专业分科过细,涉及肿瘤的各科,医生多是在各自的分科专业领域中越钻越深,却很少顾及整体,也常不能做到全面统筹制订合理的治疗计划;而一些专业化的治疗方法所需的阶段治疗时间又很短暂,如手术及介入治疗只需住院十几天,放、化疗多在1~2个月内完成,剩下的时间则缺乏再次治疗的指导。患者在迷茫中常会因病乱投医,每每上当受骗,造成生存质量更加下降,生命更加缩短。因此,对癌症患者而言,康复需要长期与第二治疗相伴。

    事实表明,如果通过整体康复的第二治疗,调整恢复受创伤的生理机能,特别是免疫机能,改变机体内利于癌瘤生长的内环境,就可以有效地防范癌症的复发、转移及再生。

    以上海为例,第二治疗受惠的1000多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期达到了70%,比全市统计的平均值28.5%高出了一大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03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家庭科学·新健康》编辑部联系。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