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健康》 > 2010年第1期
编号:12047268
治未病(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0年第1期
     没病也得治病?

    没错。我们总说“病来如山倒”,实际上是我们忽略了那些“山雨欲来”的征兆,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的思想在中医史上可谓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治未病”竟被“治已病”所取代。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渴望日益增长,大家开始逐渐认识到单纯治疗“已病”是消极被动的,“治未病”再次被推上了前台。

    为有道者,能避患于未形,故祸不萌。

    ————春愀·管仲

    “未病”是种什么病

    什么是未病?它与健康是什么关系呢?从中医医典中可以概括出来,“未病”主要包括三个状态,即未病态、欲病态、既病态。

    来未病态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人。

    欲病态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此时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也就是说属于疾病“潜伏”期。

    既病态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肝可传脾,当先实脾”,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器官相关法则,身体某一器官有病,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

    那么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