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健康》 > 2013年第6期
编号:12555717
教子有方(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3年第6期
     家长要适时予以协助和指导

    不想让孩子的敏感期偷偷溜走,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一般都会经历哪些敏感期。根据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归纳出九个敏感期:语言敏感期(0~6岁)、秩序敏感期(2~4岁)、感官敏感期(0~6岁)、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动作敏感期(0~6岁)、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以及文化敏感期(6~9岁)。

    孙瑞雪强调,当家长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同时,还要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当孩子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专家手把手】

    教你如何应对孩子敏感期
, http://www.100md.com
    2岁10个月的苗苗情绪一直很稳定,但最近开始,她总因为一些小事儿哭闹不停。她执拗的敏感期提前到来了。爸爸妈妈开车来接她回家,妈妈抱着苗苗,爸爸顺手将车门打开,苗苗忽然大哭起来:“让妈妈开车门。”爸爸赶紧把车门关上,妈妈重新打开了车门,可苗苗就是不上车,在妈妈怀里挣扎着:“不要现在打开车门,要妈妈刚才打开车门!”爸爸妈妈无奈地等着,直到她情绪稳定了,才上车回家。

    专家支招

    孩子的执拗敏感期,来源于秩序感(所以执拗敏感期通常是伴随着秩序敏感期出现的),因为两岁左右的孩子,内心已经有了一定的秩序感,并期待世界按照这种秩序感运行,一旦秩序遭到挑战,他就会为了维护这种秩序而抗争。

    处于执拗敏感期的孩子,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陪伴,使之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如果缺乏耐心,简单处理,将不利于孩子顺利走出这个敏感期,还会对今后的心理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 http://www.100md.com
    尽量满足孩子那些合理的或者是非原则性的需求。对于那些原则性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也要做好慰抚工作,通过拥抱、讲道理、转移注意力、寻找替代目标等平息孩子的痛苦。

    妈妈,你看这是我画的画。那个新娘就是我。那旁边的新郎是谁呢?是爸爸。我要和爸爸结婚。可爸爸已经有妈妈了呀?那我们就三个人一起过吧。——一段母女的对话

    专家支招

    婚姻敏感期是3-6岁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最可爱的敏感期现象,表现为孩子对恋爱、结婚有关的话题感兴趣了,常说一些诸如亲吻、爱情、谈恋爱、结婚之类的话,常问爸爸和妈妈结婚的问题,甚至会表现出模仿恋人的亲密举动等等特别的言行举止。

    家长要引导孩子顺利度过婚姻敏感期,应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比如:父母相亲相爱、团结和睦,为孩子树立榜样,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不要回避、沉默或转移话题,也不要否定、批评、斥责、羞辱、教训孩子,而是要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并给孩子一些正面引导;成人不要强拉硬配,应该给孩子输入正确的婚姻价值观;当孩子遭到对方拒绝时,孩子可能会伤心失落,要对孩子进行激励教育;通常3-6岁的孩子能够明白事理,家长通过讲道理,使孩子获得正确的婚恋观,不会因挫折而自我否定,对孩子成人后的择友、婚恋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 http://www.100md.com
    ◆针对性训练,让孩子远离感统失调

    如今,感觉统合失调已经成为了城市宝宝的流行病。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动作协调性差、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讨厌被触摸、过于胆大或过于胆小等感统失调症状。

    “感统失调,通俗的理解就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早产或剖腹产、过多依赖学步车、缺少同伴群体、缺少户外活动、过早进行认知教育等都是造成儿童感统失调的因素。这类孩子的智力一般都很正常,但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就会影响到他们日后的学习和运动的完成。”刘盈指出,感觉统合能力是一个后天的教育及训练的问题。人的感觉能力的提高是相对容易的,只要我们给儿童提供一个能锻炼身体的环境,尤其是训练儿童的平衡能力和触觉能力,他们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下面,给家长朋友们推荐一些简便易行的感觉训练活动:

, 百拇医药     1.梳子游戏:轻轻用梳子梳头发,头皮是感觉敏感的部位,可以直接刺激大脑皮质感觉区,对身体形象的建立有很大帮助。可以每天进行10分钟左右。也可以用吹风机吹身体各部位,强化身体形象感觉。

    2.抓痒游戏:让孩子躺在床铺或软垫上,张开四肢,由父母亲跪在身旁,在孩子身上敏感处玩抓痒游戏,可以每天进行10至15分钟左右。

    3.毛巾游戏:用毛巾将孩子包在其中,由父母亲各拉一头,左右或上下摇动。此游戏不但可以强化触觉,对前庭固有感觉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4.球池游戏:大部分的早教机构或游乐场所都有此设施。球池又称为浮力球,不但对孩子的触觉有所帮助,对前庭固有感觉的形成也有好处。孩子可以整个人藏入球池中,划动四肢或翻动身体。也可以站立,两脚踏动,或由上跃下,将身体投入球中。

    5.跳床游戏:可自己或由父亲或母亲背着,在跳床上跳动,对固有平衡感及脑干组织的发展颇有帮助。

    6.大笼球游戏:由父母协助孩子坐或趴在大笼球上,趴在上面,抓住两脚,保持平衡;躺在上面或坐在上面也可以;用大笼球压过孩子的身体,对孩子触觉学习及身体形象强化有很大帮助。

    7.“主人翁”游戏: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每隔一段时间,家长可以教孩子做一样家务,在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中,让孩子的眼、手、脚、脑等各部位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同时,让孩子长期承担一项他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取报纸或者给花浇水等等,这不仅是锻炼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责任心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