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健康》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3150602
养生“短板”(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3年第10期
     找出“短板” 休养生息

    天气转凉,很多人喜欢跟好朋友聚在一起吃火锅,但每个人吃完火锅后的反应却不同:有的人全身发热,小脸红扑扑的,人也变得有活力了;有的人第二天会牙痛、口腔发炎,小便赤黄、大便干燥;还有的人一吃火锅就不停地跑厕所……这都是因为体质的差别。不同体质就会有不同的“短板”,只有找出自己的“短板”,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法则。

    父母决定体质的基调

    人之所以会有体质的差别,首要的因素就是生他的父母。父母的身体状况不一样,有胖的,有瘦的,有高的,有矮的,有怕冷的,有怕热的,这些都会对后代有影响。父亲的“种子”和母亲的“土壤”决定了一个人基本的体质特点,它像是生命的基调,虽然经过后天的调养,体质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但是最根本的那一点还是不会变的。

    此外,男女体质也有差别。“男为阳,女为阴”。男性禀阳刚之气而生,外形体魄远比女性健壮;女性禀阴柔之血而生,形体偏于苗条小巧。这种天然差别就决定了不同的补益方向,即男性以肾为先天、以精为本,病多伤精,气常不足,养生重在“补气”;女性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病多伤血,血常不足,则应偏于“养血”。女性一生要经过经、带、胎、产、乳等生理过程,这些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以阴血、津液为物质基础。如果不注意保健养生,很容易造成或加重阴血、津液的不足。
, 百拇医药
    体质并非一生不变

    人在出生以后,先天而就的体质并非一成不变,年龄变化、周围环境、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情绪控制等,都会影响到体质的变化。

    中医称幼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会呈现出“心肝有余、肺脾不足”的体质共性,既容易兴奋、高热惊厥,又容易消化不良、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步入青壮年时期后,精力充沛、身体强壮,多呈现出阳气偏盛、易生内热的体质共性。当进入老年时,精力、体力、脾胃的消化功能等都会下降,体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气血不足、阳气衰减的变化。

    此外,人的一生都不可避免地会生病,无论是哪种病症,一旦伤到元气,都会影响体质。经常生病的人会肾气亏损,易引起阳虚;经常吃理气止痛的药,很容易伤阴,形成阴虚内热性体质;老吃抗生素的人,往往手脚冰冷、胃寒、胃痛,实际上就是伤到阳气了,促生了阳虚体质。还有人们生存的外界环境中,诸多因素如家庭成员、同事之间的关系、工作压力都会影响情绪变化,时间久了就会影响体内的代谢与体质变化。
, 百拇医药
    体质与五脏相互影响

    在了解体质与五脏的关系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平和体质。平和体质的人,体内的小环境非常好,五脏是健康的、平衡的,没有哪一个特别强、哪一个特别弱,表现出来的就是皮肤气色好,五官功能正常,情绪的调节、自控力很好,该喜的时候则喜,怒的时候能制怒,及时调节,使得情绪稳定、心态平和,人际关系也好。对自然界温度的变化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不爱生病,偶生小疾,自我康复能力也很强,能很快自愈。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拥有平和体质的现代人越来越少了。《黄帝内经》讲,人的喜怒哀乐都和五脏是对应的。比如说心脏健康的人一定是乐观豁达的人,而乐观的人即使患了心脏病,也会康复得比较快。因为“喜”跟“心”相对应,只有心脏健康,调节能力强,情绪才会乐观。一个人总是爱发脾气,实际上是肝血不足,肝的调节能力差,容易情绪失控。思维敏捷的人,脾的功能都比较旺盛;但如果老是思考问题,过度思虑伤及了脾气,就会影响食物的运代功能,导致茶不思饭不想;爱哭与常悲悲切切的人一般都肺脏弱、肺气虚,甚至连说话的气息都很弱。所以说,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气机,直接伤及内脏。
, http://www.100md.com
    不光情绪可以作用到五脏,自然界所有的东西都和五脏有关系,这些因素加起来会导致体内环境的改变,进而影响五脏。

    因此,健康的平和体质来自健康平衡的五脏,一旦某一个脏器特别强,或者某一个脏器表现得特别弱,它就不平衡了。这个不平衡的点一来“捣乱或消极怠工”,身体就很容易出毛病。所以说,找到你的“短板”,才是养生的关键。

    心主神明 重点在“养”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君主之官”意思就是“一把手”,统管其他脏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中医谈到的“心”并不仅仅是解剖学意义上的心脏,而是心的“藏象”,也就是器官发之于外的各种现象。

    传统医学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也就是说,心的精神表现在颜面。心功能正常与否,常可从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如果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色就红润光泽,而心气不足,供血不足,就会使容颜苍白无华。心阴虚即心血不足。有心烦、怔忡、失眠,低热、盗汗、颧红、口干、脉细数等表现;而心阳虚即“心阳不振”,是心气虚的重症。除了心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至昏迷不醒,脉微欲绝。
, http://www.100md.com
    “短板”信号

    ◆舌头溃疡。中医认为舌和心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溃疡长在舌头上,通常认为是心脏有内火,或是火毒。

    ◆额头长痘。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心火过于旺盛时,这个属地也会沸腾,于是出现很多痘痘。

    ◆失眠,心悸。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火易扰心神。心脏处于不停的工作中,当火毒停留于心而无法排除时,睡眠不会安稳。

    ◆胸闷或刺痛。一般心脏有问题,胸口会刺痛,颈部僵硬,容易扭到。心脏不好最明显的身体反应是心脏牵扯到左边手臂有酸、痛、麻的感觉,这是因为心脏神经与左手臂的神经是同一条。

    专家拆招?誅

    尤乘的《养生说》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目无妄视,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动,贪嗔痴爱,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然,应以自然,信其自去,忿怒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以养心之法也。”尤乘这一番话对于人们日常如何养心很有帮助。

    中医学认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人有“七情六欲”,欲望过大,好高骛远,心神必然过于躁动,神不内守,乱而不定,必然忧乱脏腑,耗伤气血,乃至招生疾病,甚至催人衰老,减短寿命。因此,欲使养心,就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如此才能“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http://www.100md.com(本刊编辑部)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