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健康》 > 2015年第1期
编号:12630369
冬令进补前别忘先“引补”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5年第1期
     五类人最宜进补

    随着越来越冷,体内代谢下降,体力消耗减少,此时进补,不仅能固本培元,使身 体正气恢复,而且有利于驱病祛邪,使体内的阴、阳、气、血、津液得到充实,使身体进入到最佳状态。生活在都市中的现代人,大多精神压力较大,工作超负荷,晚上熬夜情况较多,所以经常会因睡眠不足等原因而有疲劳乏力、精力下降之感,因此适当进补有助于消除疲劳、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还有一个因素是,进补所用的药物多数是温性的,冬季吃不容易上火,而且冬季吃,补肾的效果比较强。“秋冬进补适合所有人,五类人更要进补。”中老年人、办公室工作者、脑力劳动者、身体较虚弱者或者平日容易感觉疲劳而力不从心者,秋冬进补更能祛病驱邪,调和气血,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

    进补要避免五误区

    不过,进补也要避免五个常见误区,否则会令效果打折扣。

    ●误区一:不调肠胃就吃大餐

    “虚不受补”,是人们放弃进补计划的最常见理由。其实,这一认识有一定错误,“虚不受补”问题出在进补前没有做好“引补”,导致肠胃无法耐受“大补”。什么是引补呢?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调好,可吃些健脾开胃药物,如党参、太子参、炒薏苡仁、山药、莲子、砂仁等,然后再吃大餐。

    ●误区二:人人都说好,我也买回家

    人人都说好的补品,最好别盲目跟风。“一定要根据各人的体质来选择补品和进补方式,在进补之前应先了解自己的体质。”黄启辉说,经常有人不辨体质,看到别人进补什么自己也跟风,或者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缺什么,要补什么”,结果往往达不到进补的效果。

    ●误区三:一家人分享两片黄芪

    补品虽好,也要细水长流。有人喜欢一次用药材较多,导致出现“上火”,也有人“惜药如金”,一点药材煲汤给全家喝。“进补的药材,必须遵循‘量要少,持续时间长’的原则。”黄启辉说,人参每人每次不超过5克,每周服一到两次。阿胶每人每次不超过10克。剂量大了会出现副反应,但剂量太小也不奏效。曾有一名老伯,听说黄芪补气,每次煲汤,不管用什么汤料,都要往里面放两片黄芪,煮上4升水,全家人一起喝两天,这样的用法当然起不了什么效果。

    ●误区四:浓茶送药,不如不补

    黄启辉说,尽管药食同源,药材可以制作成食物入膳,但药材也是药,进补要遵循服药的原则,不能用浓茶送药,如吃人参、花旗参时喝浓茶等,同时也要注意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原则,以免药物相互作用,给人体带来伤害。这些服法禁忌大有讲究,详情可咨询中医师。

    ●误区五:进补=喝药?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很多人重视进补的方剂,却忽视了日常饮食里,也有很多效果上好的进补材料。”黄启辉说,例如羊肉是治疗气血两亏的上好食品,雪梨则可以滋阴润燥,是养阴的好帮手等。药补在于扶正,食补在于养生,两者不可或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