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
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没想着活着回去。可如何走完这人生最后的旅程,的确颇费思量。3月12日,79岁的知名作家琼瑶女士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一封公开信》,文中叮嘱,万一到了该离开之际,“不把我送进加护病房”、“不论什么情况下,绝对不能插鼻胃管”、“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最后的急救措施,气切、电击、葉克膜(体外心肺循环系统)……这些,全部不要!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的活着,意义重大!”
琼瑶女士的这封公开信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另一位著名作家——巴金,这位寿享101岁的老人,却痛苦地表示,“长寿是对我的折磨。”巴金最后的6年时光,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先是切开气管,后来只能靠喂食管和呼吸机维持生命。周围的人对他说,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但巴金却多次提到安乐死,还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为你们而活。”
关于生死,泰戈尔的一句诗将其描绘得极为美好: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而实际上,死亡也不像我们想象得那般恐惧和凄凉。对有过濒死体验的人的调查显示,迈向死亡的瞬间,人们普遍地会有一种安详的感受——这种感觉可能包括平静、悦纳死亡、情绪及身体的舒适,以及强烈、极度明亮的光芒。而那些创伤性的抢救措施,很可能会化为人们平静归途上的刀枪棍棒。
病理学家纪小龙说过,“医生永远是无奈的,三成多的病治不治都好不了,三成多的病治不治都能好,只剩下三成多是给医学和医生发挥作用的。”可数据显示,人一生75%的医疗费用花在最后的治疗上。
这种“全力抢救”,可能会短暂地延长病人的生命,但却造成严重的身体和精神创伤。因此近年来医学界也提出了“缓和治疗”和“自然死亡”的方案,它的目标不是为了延长病人的寿命,而是为了缓解病人的疼痛及有关症状,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辅导,提高病人最后时刻的生活质量,让病人“按照自然规律有尊严的死亡”。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然而,不知“死”,又焉能更好地“生”?生死之间,愿我们都能不违心念,平静安然。, 百拇医药
琼瑶女士的这封公开信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另一位著名作家——巴金,这位寿享101岁的老人,却痛苦地表示,“长寿是对我的折磨。”巴金最后的6年时光,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先是切开气管,后来只能靠喂食管和呼吸机维持生命。周围的人对他说,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但巴金却多次提到安乐死,还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为你们而活。”
关于生死,泰戈尔的一句诗将其描绘得极为美好: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而实际上,死亡也不像我们想象得那般恐惧和凄凉。对有过濒死体验的人的调查显示,迈向死亡的瞬间,人们普遍地会有一种安详的感受——这种感觉可能包括平静、悦纳死亡、情绪及身体的舒适,以及强烈、极度明亮的光芒。而那些创伤性的抢救措施,很可能会化为人们平静归途上的刀枪棍棒。
病理学家纪小龙说过,“医生永远是无奈的,三成多的病治不治都好不了,三成多的病治不治都能好,只剩下三成多是给医学和医生发挥作用的。”可数据显示,人一生75%的医疗费用花在最后的治疗上。
这种“全力抢救”,可能会短暂地延长病人的生命,但却造成严重的身体和精神创伤。因此近年来医学界也提出了“缓和治疗”和“自然死亡”的方案,它的目标不是为了延长病人的寿命,而是为了缓解病人的疼痛及有关症状,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辅导,提高病人最后时刻的生活质量,让病人“按照自然规律有尊严的死亡”。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然而,不知“死”,又焉能更好地“生”?生死之间,愿我们都能不违心念,平静安然。,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