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无界笔墨,绝代风华
林散之(1898~1989年),名霖,字散之,安徽和县乌江人。师从黄宾虹,是当代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60岁后专攻书法,以其莽苍淋漓的狂草冠绝今世,被誉为当代“草圣”。
笔锋刚柔相济,温润有力
林散之是诗、书、画三绝的艺坛大家。他早年致力于绘画,晚年又以书法名扬天下。林散之書法用笔极其讲究,主张“留、圆、平、重、雅”。他在草书中努力实践这些理念,有人说林散之书法如太极拳,这可能是最恰当的比喻。他曾说过:“力量凝蓄于温润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书法用笔难在刚柔相济,但刚和柔在林散之笔下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融合。其中锋行笔,线条如钢丝一般,能从纸面上立起来,挺拔而弹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说的“屋漏痕”。而林散之书法线条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其用笔的“活”。
古稀之年名扬海内外
林散之是一位喜爱“平淡”的人,他平平静静地生活在乌江“江上草堂”,没有想到1973年《人民中国》画报第一期刊登中国书法专辑,首页位置赫然刊其草书条幅《东方欲晓》,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此时他已76岁。当时流传有这样一则轶事:郭沫若来南京,有人请赐墨宝,郭沫若答曰:“有林散之在南京,我岂敢在南京写字!”而日本书道界对其书法更是推崇备至,书道团体来华访问,都以能拜会林散之为荣。其后,以青山杉雨为团长的全日本书道访华团来到南京,这位直率而又狂傲的日本当代书坛泰斗本来对中国现代书法不以为然,当他见到林散之的作品以后,当场便行鞠躬之礼,并敬题“草圣遗法在此翁”为赠,一时传为佳话,林散之名声大震,“当代草圣”之美誉也由此传开。
晚年书法精品辈出
年逾八十的林散之,盛名之下并没有停滞不前,他不顾“风烛残年眼半花”,一直到临终,十多年来他不管是应人索请,还是参加展览,都以满腔的热情不停的创作,大量作品流传四方。此时笔墨炉火纯青、天真烂漫,他一生中许多精品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其对艺术的执着、进取和创作令人尊敬。, http://www.100md.com(名家)
笔锋刚柔相济,温润有力
林散之是诗、书、画三绝的艺坛大家。他早年致力于绘画,晚年又以书法名扬天下。林散之書法用笔极其讲究,主张“留、圆、平、重、雅”。他在草书中努力实践这些理念,有人说林散之书法如太极拳,这可能是最恰当的比喻。他曾说过:“力量凝蓄于温润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书法用笔难在刚柔相济,但刚和柔在林散之笔下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融合。其中锋行笔,线条如钢丝一般,能从纸面上立起来,挺拔而弹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说的“屋漏痕”。而林散之书法线条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其用笔的“活”。
古稀之年名扬海内外
林散之是一位喜爱“平淡”的人,他平平静静地生活在乌江“江上草堂”,没有想到1973年《人民中国》画报第一期刊登中国书法专辑,首页位置赫然刊其草书条幅《东方欲晓》,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此时他已76岁。当时流传有这样一则轶事:郭沫若来南京,有人请赐墨宝,郭沫若答曰:“有林散之在南京,我岂敢在南京写字!”而日本书道界对其书法更是推崇备至,书道团体来华访问,都以能拜会林散之为荣。其后,以青山杉雨为团长的全日本书道访华团来到南京,这位直率而又狂傲的日本当代书坛泰斗本来对中国现代书法不以为然,当他见到林散之的作品以后,当场便行鞠躬之礼,并敬题“草圣遗法在此翁”为赠,一时传为佳话,林散之名声大震,“当代草圣”之美誉也由此传开。
晚年书法精品辈出
年逾八十的林散之,盛名之下并没有停滞不前,他不顾“风烛残年眼半花”,一直到临终,十多年来他不管是应人索请,还是参加展览,都以满腔的热情不停的创作,大量作品流传四方。此时笔墨炉火纯青、天真烂漫,他一生中许多精品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其对艺术的执着、进取和创作令人尊敬。, http://www.100md.com(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