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355KB,3页)。
[摘要]目的探讨高中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人性哲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用幸福感指数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和人性哲学,对分层整群抽样选取的1~3年级的260名高中生小团体施测,得到有效问卷242份。结果①在生活事件、内控、外控和幸福感各维度上,除外控维度上存在城乡差异外,其他维度不存在城乡或性别差异。②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归因方式、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二者共同解释变异的16.6%,归因方式中学业失败的能力归因和交往失败的运气归因负向预测幸福感;交往失败的努力归因、交往失败的背景归因正向预测幸福感。结论①城市高中生和农村高中生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②交往范围内和成就范围内的归因训练的期望归因模式应该是不同的。③人性哲学对个体的幸福感没有显著预测效力。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高中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人性哲学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根据个体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1,2]。由于主观幸福感是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研究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选了生活事件、归因方式和人性哲学三个因素,以期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对济宁地区两所普通高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办法,选取1~3年级高中生共260人,得到有效问卷242份。其中高一82人,高二87人,高三70人;男生107人,女生112人,性别缺失23人;年龄在15~2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7岁。
1.2工具
1.2.1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ndex of General Affect)由Campbell等人制定。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问卷两部分,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它们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后者由1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均为7级计分。计算总分时将总体情感指数表之平均得分与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权重为1.1)相加。其范围在
2.1(最不幸福)和14.7(最幸福)之间[3]。
1.2.2多维度一多归因量表(MMCS)Lefcourt等人编制,该量表分别涉及关于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因果信念[4]。由于原量表适用于大学生群体,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了以下修订:21题中的“离婚”改成“分手”;将2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5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