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应付方式的研究(2)
第1页 |
参见附件(382KB,3页)。
4.2 关于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对应付方式选择的差异性 男女学生在本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求助”因子上的差异,可能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这与一些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如Parker GB等人[7]研究发现,在面临应激环境时,女性较男性更倾向于使用“回避”、“自慰”、“求助”等消极、被动的应付方式女生更倾向于采用不成熟应付方式;施承孙等人[8]也发现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即女性更多寻求他人的情感支持和富于幻想、逃避现实,更多使用被动性的应对策略,相对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因此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时,尤其应注意女生的心理状况,多与她们沟通,在给予情感支持的同时,帮助她们积极发展成熟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年级和年龄对应付方式选择的差异比较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所采用的应付策略有所改善,倾向于以“中间型”应付方式为主。这些结果提示,在青少年阶段,随年龄的增长,人的应付行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趋势是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如“退避”、“自责”等的使用在减少。青少年阶段随年龄增长成熟应付方式使用不断增多的发现与国外的同类研究发现一致[9,1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8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