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543537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魏庆平 谭 伟 胡隆珊 刘 红 龚飞中 王 芬
第1页

    参见附件(349KB,3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西酞普兰20mg/d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副反应和安全性的研究,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方法 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对患者入组时的基线值,治疗时第2、4、6周分别进行评分,以评定病情严重度及其变化和疗效,记录副反应和合并用药情况。结果 发现本组病例通过西酞普兰20mg/d6周治疗后,有57.7%临床痊愈,3.8%显效,32.7%有效,5.8%改善,其有效率达94.2%。52例患者在西酞普兰治疗中可出现恶心、头痛等副反应。服药治疗6周后大多数患者副反应基本消失。结论 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高效、耐受性好、副反应小、应用范围广的抗抑郁药,可作为一线抗抑郁药物使用。

    【关键词】 西酞普兰;抑郁症;临床研究;汉密顿抑郁量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在未来的几年中,抑郁症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二位导致残疾的疾病[1]。抑郁症可导致病人精神严重损害,使个人和社会的生产力和/或健康支出蒙受着巨大损失。为了解除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全世界的医学科学家对抗抑郁药经过不懈的努力,新型的抗抑郁药不断的涌现出来。自1989年西酞普兰在丹麦上市以来,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已超过75个国家,并成为欧美许多国家的首选用药。1998年在美国上市,是美国市场上成长最快的抗抑郁药。2002年9月西酞普兰才开始在中国应用。为了进一步研究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副反应和安全性,探讨最佳治疗方案,达到提高抑郁症患者治愈率的目的。现将我院2003年1月1日~2004年6月30日用西酞普兰20mg/d治疗符合研究条件的抑郁症患者52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必须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其入组标准:①年龄≥18岁;②符合CCMD-Ⅲ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2];③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3]总分≥10分;④研究者认为患者的临床状态适合接受西酞普兰作为单一的抗抑郁治疗药物。排除标准:①有强烈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的患者;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30天内使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中止观察的标准:①患者不能遵医嘱服药;②失访;③因疗效不佳,需中断用药者;④发生严重不良事件;⑤需要电休克治疗或换用、加用其它抗抑郁药;⑥在治疗期间转躁者。

    结果有60例抑郁症患者符合上述条件,进行了西酞普兰治疗。由于经济困难无法坚持6周治疗而脱落8例,实际完成本科研共5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为18~80岁,平均39.80±17.28岁。职业为工人17例,干部11例,学生10例,教师4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