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2)
4.2 调查表明 高二、高三学生的自我概念显著高于高一学生,这与马什的调查结果一致:马什发现自我概念在9~11年级回升。这可以用赫米斯的“自我概念与自我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思想加以分析。高一学生经历了角色的转变,从初中生变为高中生,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这两方面构成的自我生态系统的变化为自我概念的变化提供了条件。而到了高二、高三,学生生理上的成熟,使生理自我分值随年级上升,学习生活已全面发展和深化,高中生已熟悉了环境,产生了适应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日益提高,自信心增强,自我意识渐趋成熟,学生更多地是从个人爱好、个人特点、个人发展上去体验自我价值感[8]。因而,自我概念有所上升。而到了高二以后,环境、个体的角色相对稳定,自我概念也相应稳定,所以,变化不大。
4.3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研究显示,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自我概念积极的高中生往往对事物的看法比较乐观,也比较自信,容易激发上进心,化压力为动力,更好地调整、控制各种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而自我概念消极的高中生则往往低估自己、责备自己,把本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视为是自己失败和无能的结果,从而深陷于焦虑、抑郁、无望和痛苦之中,影响心理健康[9]。其中,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概念、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和自我概念总分都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个体对自身心理活动的认识与评价、对家庭的认可与接纳程度、对自身拥有的社会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对自身现状的认识、对现实自我满意与认可的程度、对个体的意志品质和自控能力的态度都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客观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悦纳自己,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是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5 参考文献
[1]Bandalos DL. Effects of math self-concept, perceived self-efficacy, and contributions for failure and success on test anxiet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5,87:611
[2]樊富民,付吉元.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76
[3]Heine SJ, Lehman DR. Culture, self-discrepancies and self satisfac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9:25
[4]林邦杰.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订.中国测验年刊(台湾),1980:27
[5]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36
[6]杨雄,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1999,(6):56
[7]苏丹妮主编.中国独生子女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5
[8]王希永,瑞博,张雷.高中生心理素质培养(高二年级学生用书)(M).开明出版社,2000:63
[9]刘惠军,石俊杰.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1)
(收稿时间:2007-06-18), http://www.100md.com(李 韧 刘先华)
4.3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研究显示,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自我概念积极的高中生往往对事物的看法比较乐观,也比较自信,容易激发上进心,化压力为动力,更好地调整、控制各种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而自我概念消极的高中生则往往低估自己、责备自己,把本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视为是自己失败和无能的结果,从而深陷于焦虑、抑郁、无望和痛苦之中,影响心理健康[9]。其中,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概念、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和自我概念总分都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个体对自身心理活动的认识与评价、对家庭的认可与接纳程度、对自身拥有的社会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对自身现状的认识、对现实自我满意与认可的程度、对个体的意志品质和自控能力的态度都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客观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悦纳自己,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是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5 参考文献
[1]Bandalos DL. Effects of math self-concept, perceived self-efficacy, and contributions for failure and success on test anxiet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5,87:611
[2]樊富民,付吉元.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76
[3]Heine SJ, Lehman DR. Culture, self-discrepancies and self satisfac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9:25
[4]林邦杰.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订.中国测验年刊(台湾),1980:27
[5]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36
[6]杨雄,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1999,(6):56
[7]苏丹妮主编.中国独生子女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5
[8]王希永,瑞博,张雷.高中生心理素质培养(高二年级学生用书)(M).开明出版社,2000:63
[9]刘惠军,石俊杰.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1)
(收稿时间:2007-06-18), http://www.100md.com(李 韧 刘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