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583282
近15年来国内同性恋的研究概况(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4期
     2.2 性情绪是同性恋的成因 李玉玲本人利用5年时间通过与2026名同性恋者包括电话咨询、QQ聊天、邮政信件、E-mail来往、面对面的结构式访谈以及开放式访谈、小组调查、亲密谈心、不经意聊天等方式的接触,得出结论:同性恋者之所以会发生同性恋性行为,根本原因是由个体的性情绪决定的。李玉玲在其文章中写到性情绪是指人在性爱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情绪,如喜欢、兴奋、冲动、渴望等,它不仅是男同性恋发生的原因,而且也是女同性恋发生的原因,同时也是异性恋发生的原因[11]

    3 同性恋者的心理状况

    根据目前国内的研究,男同性恋者在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社会适应障碍、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那些不具有同性恋性取向的男性,而女同性恋者在这些症状上与不具有同性恋性取向的女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9,12-14]

    同性恋者常见的的心理困扰有:①自我认同困难,即同性恋者因为无法认同自己是同性恋,担心被他人或家人排斥或是希望经由心理治疗改变其性取向,出现社会适应障碍等问题,如焦虑、忧郁、失眠、恐惧、孤立等症状,个别的会选择自杀;②情感问题,由于同性之间的感情与异性之间的感情除了性活动之外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同性者遇到的情感问题跟异性恋者的情感问题也是一样的。比如因向对方表达爱慕遭到拒绝而痛苦,因自己深爱的同性伴侣与异性结婚而难受,因同时爱上两个同性恋者而不知道如何相处所产生的困惑,因性活动中的不卫生而懊悔,因不能确定伴侣的性取向而矛盾,等等[15-17]
, http://www.100md.com
    4 同性恋的心理治疗

    有关治疗的问题,目前仍存在争论。有人主张同性恋不是病态,是一种性取向而已,故不应该予以治疗。也有人主张同性恋违背性取向的生物学规律,也涉及道德、法律及家庭安定问题,而且由于许多同性恋者较多地更换性伙伴,使其与艾滋病密切相关,故应该予以治疗。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首要的是对具有同性恋行为的人进行分类,而后区别对待。同性恋人群中确有少数是自我和谐性同性恋者,他们不认为自己这种性取向有何不妥,不想改变也不会为此来求医,因此,究竟是否应予治疗,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对于那些自我不和谐性同性恋者,他们对同性恋行为经常表现出焦虑、内疚和困惑,对此应予治疗[10]。针对那些强烈要求改变同性恋性取向的人,许多治疗师采取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对治疗结果有不同的报告。季建林等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一不完全型女同性恋者和一被动型男同性恋者分别进行6周和12周的治疗,结果是二人行为表现明显改善,但观念上仍未彻底消失。随访18个月之后,前者工作情况好,未再发生同性恋行为,但同性恋观念仍时常出现,夫妻感情依旧不和,性生活质量欠佳;后者工作及社会适应基本良好,已结婚,夫妻生活良好,与以前的男伴偶有通讯联系,虽仍时有同性恋的意念出现,但未再发生同性恋性行为[18]。戎宣胜采用催眠疗法对11名同性恋者进行治疗,结果7例痊愈,3例显著好转,1例好转。随访1~5年后,发现有7例结婚,自评婚姻适应良好,2例已建立正常恋爱关系,其他2例一年后复发,经再次治疗后均痊愈。其作者认为催眠疗法受被催眠者易感素质和催眠者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19]。另外,电击性厌恶疗法也是治疗此类同性恋者常用的方法。王志超采用催眠诱导下的电击性厌恶疗法对3例同性恋者进行每次约2小时共8次的治疗,结果治疗者与患者双方均认为痊愈。进行多年随访后,3位患者报告说不再对同性产生性兴趣,也无任何同性性倾向,都已结婚并生儿育女,家庭生活美满[20]
, 百拇医药
    虽然电击疗法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在伦理上存在问题。可以看出,没有一种疗法能彻底地改变同性恋者的性取向,只运用单一的疗法来治愈,效果又不佳。另有一些同性恋者坚定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不要求改变这种性取向,但面对主流文化时出现适应不良等困扰,对这些求助者的心理治疗主要是根据他们的具体困扰设定目标进行调整,如如何面对外部的压力,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如何获得情感,如何面对失去情感的痛苦等。

    5 评 价

    目前来说,我国同性恋者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可以说尚是一个弱势群体。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学者能关注他们,把他们的诸方面提到研究的日程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还存在许多不足。

    5.1 同性恋的基本概念不统一 关于同性恋的界定、类型,不同学者持有的观点很不统一,这就带来一些麻烦,即以后的研究范围、成因讨论、研究方法及心理治疗等方面都统一不起来,容易出现混乱的状态。
, http://www.100md.com
    5.2 对同性恋成因方面研究不够 我国学者大多同意国外学者关于同性恋成因的观点,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做得不够。更重要的是这些观点很多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必然有其形成的时代背景,那么新时代有没有新的因素呢?急需进一步研究。

    5.3 研究方法的不足 首先,由于种种原因,现如今对同性恋的研究只能采用“滚雪球”取样法,必然使得样本没有代表性,推广度随之降低。其次,现在大部分用于同性恋者心理测试的量表其实是用来测试非同性恋者心理状况的,这样必然存在一些弊端,如由语义差异引起的理解偏差等。所以应该根据同性恋者的亚文化适当修改量表或者专门制定真正属于同性恋者自己的心理量表。最后,目前的研究,调查较多,而真正量化的结果少之又少,那么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会降低。当然,若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同性恋者真实的生存状态,也是很有价值的,而不是仅仅限于一般的调查。

    5.4 关于同性恋的心理治疗,众说纷纭 首先,同性恋者到底需不需要治疗?不同学者持不同观点,不同意治疗的学者根本不做这方面的研究。同意治疗的学者尝试做这方面的研究,但又分为两派,一是把治疗目标定为改变同性恋“不合常规”的性取向,二是把治疗目标定为帮助同性恋者适应其性取向。其次,治疗的效果怎么样?可以看出,多数治疗并不彻底,即便治疗后患者痊愈,随访几年后也比较正常,但由于缺乏长期的随访,患者会不会“旧病复发”呢?这也是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对于自我不和谐的素质性同性恋,不具备矫正其性取向的可能性[21]。与其它心理困扰问题一样,也许并不存在“灵丹妙药”的心理疗法来帮助那些自我不和谐性同性恋者,心理治疗不是万能的。而对于那些自我和谐的同性恋者,并无求助动机,也无需心理治疗,只是其中一些人经常更换性伙伴,使之与艾滋病密切相关,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可以介入对这些同性恋者更多的了解,对其心理行为有更多的认识,由此得出的研究结果,帮助进行艾滋病预防及干预的其他工作者。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讨论及研究。
, 百拇医药
    6 参考文献

    [1]李银河著.同性恋亚文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2]张北川著.同性爱.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孙波著.歧变的恋情.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4]睢密太.综合法干预大学生同性恋的个案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5):373-374

    [5]李望舒.关于同性恋的概念、成因、治疗及对青少年的预防.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2):62-64

    [6]倪晓日方,沐炜.关于同性恋成因研究综述.红河学院学报,2003,1(2):45-48

, http://www.100md.com     [7]余放争,杨国钢,余翔.同性恋国内研究概述.临床医学,2005,18(12):1758-1761

    [8]汪新建,温江红.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探讨.医学与哲学,2002,23(4):1-4

    [9]陶林.高中生同性恋性取向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研究.中国性科学,2005,14(10):6-8

    [10]刘华清,杨甫德.同性恋的概念和临床.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8,15(3):116-120

    [11]李玉玲.同性恋是怎样发生的.中国性科学,2006,15(3):32-35,41

    [12]刘华清等.同性恋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2(4):242-244

, http://www.100md.com     [13]许毅,严乐勤,陈昭典.男性同性恋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测试结果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4):244

    [14]Wong CY, Catherine So-kum Tang. Coming Out Experiences and Chinese Homosexual Men in Hong Kong.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04,33(2):149-157

    [15]毕金仪.非主流性关系的生命力.中国社区医师,2006,22(8):48-49

    [16]张余康.透视同性恋者的心态.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2,(3):46

    [17]李银河著.你如此需要安慰:关于爱的对话.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18]季建林,储展明.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同性恋-附2例报道.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31-34

    [19]戎宣胜.催眠疗法治疗28例性心理障碍.中原精神医学学刊,1999,5(3):176-177

    [20]王志超.催眠诱导下电击性厌恶试治同性恋3例.心理学报,1999,31(3):337-341

    [21]刘援朝,汪洁.从心理咨询角度思考同性恋.中国性科学,2005,14(2):35-37

    (收稿时间:2007-09-28), 百拇医药(高淑艳 贾晓明)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