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26234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5期
     2.3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的相关分析 除问题解决功能外,学龄前儿童的家庭 各方面功能均与其行为问题的部分因子呈现低度正相关。

    2.4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功能因素回归分析 选择行为问题总分作为因变量,将经 相关分析筛选出的家庭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家庭总功能等因子作 为自变量,采用前进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表4可见,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 家庭功能因素主要为:行为控制功能和家庭总功能。

    3 讨 论

    3.1 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 儿童的心理活动常常表现在日常活动中,其心理问题常以各 种行为方式表达出来。行为作为心理现象的一种反映,与心理及发育有密切关系。儿童心理 卫生问题主要指发生在儿童时期的行为偏离,狭义上等同于行为问题[5]。行为问 题多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5, 6]

    本研究中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8.24%,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类似[7,8 ],但 高于全国城市儿童的调查结果[9]。本研究中男童的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女童,在 行为问题的具体表现上没有差异,均主要表现为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和心身障碍3个方面。

    根据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有其主要的发展任务, 如果某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没有很好的完成,容易出现行为异常或人格缺陷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