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66792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9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

     2.2 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特点 大学生对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解决问 题(0.72±0.21)、求助(0.55±0.23)、退避(0.44±0.20)、幻想(0.43±0.21)、合 理化(0.39±0.18)、自责(0.37±0.26)。经t检验,大学生在退避、合理化因 子上存在文理科差异(P<0.05),在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因子上存在城乡差异(P<0.0 5);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存在性别、文理科差异(P<0.01)。

    2.3 大学生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各因子分与SCL-90各因子分相关分析(见表3) SCL-90所 有因子及均分与应对方式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有显著正相关,与解决问题、求助有 显著负相关; SCL-90大部分因子及均分与客观支持有显著正相关,与主观支持、对支持的 利用度有显著负相关。

    2.4 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逐步回归分析(见表4) 以SCL-90均分 为因变量,分别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因子为自变量,确定显著性水平为α=0.05,对全体 被试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想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 支持的利用度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
, http://www.100md.com
    3 讨 论

    研究表明,大学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与我国常模相比,大学生心理状况较差,SCL—90因 子分男、女无性别差异,这与有关研究结果基本相同[10]。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依 次为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与国内相关研究略有不同[11]。 另外,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21.69%,高于全国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20.23%[12];来自农村的大学生SCL-90 各因子分均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文科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理科生,差异具有 显著性。究其原因,一是与学生对其前途的担忧程度有关。近年来,大学生普遍就业率低, 就业压力大,因而对前途甚忧,心理空虚,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二是有关研究表明[ 13],家庭经济收入偏低,易导致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来自农村的大学 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收入偏低,生活压力大,因而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三是由于文、理 科学生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理科学生思想比较活跃,自我意识较外倾,在社会认知 能力、社会应对能力方面比较成熟,能较好地利用各种支持。文科学生相对于理科学生来说 ,自我意识较内倾,不善于社会应对和主动利用各种支持,因而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因此, 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不同科别、不同生源、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内容,做到 有的放矢,有所侧重。
, 百拇医药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总体上趋于成熟,采用比较积极的应对方式。这是因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心理不断成熟,知识水平不断增长,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在应对 生活事件时采用积极的方式,显示趋于成熟。从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比较来看,来自城市与 农村的大学生他们的应对方式差异显著,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应对方式相对成熟,采用较为积 极的应对方式,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多采用自责、回避等应对方式,说明农村学生面对生 活事件时,可能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面对现实,这和以往的研 究结果[14]相同。另外,不同性别、文科与理科大学生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具 有显著性,这与有关研究结果[15]基本一致。这可能是由于男女、文科与理科大学 生之间对于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利用水平不同产生的。从传统的观念来看,女性是弱势群体, 人们同情弱者,因此,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就更高一些。因此,要有目的提高大学生 应对应激的能力,引导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效使用应对方式,改善他们的社会支持,增强心 理防御能力,促进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
, http://www.100md.com
    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应激与身心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保护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分析表明,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解决问题、求助与SCL-90所有因子呈显著负 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SCL-90所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提示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应激强度,可以降低大学生心理 问题的发生率,帮助个体应对应激事件,从而起到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而消极的应对方式 则相反。这与张香云、肖水源等[16,17]研究的结果一致。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依次是自责、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及对支 持的利用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究其原因是:大学生做事要求过高而难于实现,容易产 生自责心理,影响心理健康;解决问题能力越强,就越能及时化解矛盾和困难,心理就越健 康;遇事采用求助这一积极方式应对,心理就健康,采用幻想这一消极方式应对,就容易产 生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就越健康。因此,高等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要 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探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 康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鼓励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用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他 们的社会支持,增强大学生的应对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预防心理疾患, 使其成为合格的人才。
, 百拇医药
    4 参考文献

    [1]刘欣,徐海波.15年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总结.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24-126

    [2]俞少华,张亚林.大学生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1 9-22

    [3]彭虎军,魏书堂.新建本科院 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商洛学院学报,2007,21(4):66-68

    [4]彭虎军,魏书堂.西部某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中国学校卫 生,2006,27(2):168

    [5]Coyne JC, Downey GS. Social factors and psychopathology: Stress, soc ial support and coping process. Ann Rev Psychol,1991,42:401-425
, http://www.100md.com
    [6]Folkman S, Lazarus RS. Dynamics of stressful encounter: cognitive ap praisal, 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s. J Pers Soc Psychol,1986,50:992-1003

    [7]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316-328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增订版):31-131

    [9]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 疾病杂志,1986,12(5):6-9

    [10]郅利聪.河南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 07,15(2):145-147
, http://www.100md.com
    [11]李作泉.二十一世纪人才教育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校医,1996,10(3):2 34

    [12]郑延平,翁永振,李光琨,等.中国生活事件调查-(三)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紧张的 特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6):34-36

    [13]刘志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源关系的相关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0,21(1):1 7,19

    [14]王艳芝,李彦牛,龚蓉.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2007,15(5):394-396

    [15]陈玉梅,高和平.高职生社会支持状况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 79-80

    [16]张香云,刘卉兰,储耀辉,等.神经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调查.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2003,17(6):427

    [17]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4):183-185 (收稿日期:2008-02-20), 百拇医药(彭虎军 魏书堂)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