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8年第11期
编号:11702943
大学生学习适应及其与人格变量的关系(2)

     大学生适应性总体水平上,二、三年级呈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 不同于冯廷勇的 研究[8],三年级在各维度得分上不是最高,而是最低。可能是研究取样的不同而 造成调查 结果的不同。随着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打破原有高等院校专业分化格局,较好地延续了高 中教育模式,在大学一、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基本内容相同,学习适应性上得分较高,没有 呈现差异。在三年级学习上,专业基础课的开展,学习内容和方式趋于专业化,从而造成大 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到大学四年级,专业思想逐渐成熟,学习内容和方式上都比较习惯,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有所提高。这些变化趋势反映了大学高校教育改革的影响,因而,在高等 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后,要重新调整适合大学生学习的心理素质教育。男女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上整体水平基本一致,男生稍优于女生,但差异不显著。而前人研究 表明[9]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57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0.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