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9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1826021
对心理障碍大学生隐性干预的原因及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日 田玉兰
第1页

    参见附件(1455KB,3页)。

     [摘要]目的研究对心理障碍大学生进行隐性干预的效果,并分析其不接受显性干预的原因。方法用SCL-90筛选出29名心理障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成隐性干预组和显性干预组并分别用隐性和显性干预方式干预;填写自编《大学生不接受心理工作者显性干预的原因调查问卷》进行因子分析。结果隐性干预效果和显性干预效果显著(P>0.05);症状缓减、自我封闭、信任困难和客观困难是心理障碍大学生不接受显性干预原因的4个因子。结论 隐性干预是提高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干预手段之一;高校干预工作应更具人性化;隐性干预值得并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心理障碍;隐性干预;显性干预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5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