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05年第2期
编号:11087384
运动健身贵适度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1日 《中国保健》 2005年第2期
运动健身贵适度

     谁都知道一句名言:“生命在于运动。”那么,是不是动得越多,动得越大,身体就越好呢?

    不然,无论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都不可过度。《博物志》说得明白:“常小劳,勿过度。”过度的活动和过度的静逸一样,都对人有害,使人生病,催人早衰、早死,正如《孔子家语》所说:“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

    现代研究也表明,过分剧烈的运动,是使人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学者托萨马斯对不同职业的平均寿命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超级球星和拳击手的寿命与学术上有成就者相比,平均要短8岁以上。

    近年关于运动与健康研究的最大突破,就是认识到只有轻度和中度的运动,才有益于健康长寿。散步、快走、慢跑、跳绳、跳舞、做操、练拳、滑冰、游泳、骑自行车等,都是适宜运动项目。这类运动,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心、肺的努力,适当加快呼吸和心跳,就可以满足四肢肌肉对氧气需求的增加,机体中氧气的供需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类轻、中度运动,可以健身、健心、健美。

    过分剧烈的竞技性运动,诸如拳击、100米赛跑,以及跳高、跳远、举重等高强度短时间使用爆发力的竞技运动,则属于“无氧代谢运动”。在这一类运动过程中,尽管心、肺用尽全力增加对四肢肌肉的氧气供应,仍然无法满足四肢肌肉急剧增加的氧气需求,于是大脑、肝、肾和胃肠的血管被迫收缩,把血液“挤”出来以供应四肢肌肉,这些重要内脏的自身却处于缺氧状态。所以这类剧烈运动,不仅无益于人,反而危害健康。

    古人强调:“养生要善于习动”,习动的关键就在于一定要掌握好“动要适度”。现代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的健康四大基石之中就有“适量运动”。“适量”就是“适度”的重要标志。

    运动适度,不仅要“适量”,而且要“适时”。关键就在于长期坚持,细水长流,每日散步、快走、打太极拳当然最好,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平素工作太忙不运动,于是利用双休日进行大活动量的集中式的体育锻炼,这种“暴饮暴食”的锻炼方式有害无益。

    一周5天都坐办公室,没有运动锻炼,人的机体就已经适应这种静式状态。周末突然集中锻炼,运动量过大,危害也大。

    特别是那些工作压力极大,在连续超负荷运转而身心已经十分疲惫的情况下,再进行大运动量的“健身活动”,还可能造成“健身悲剧”。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到上海出差,高度紧张地连续忙碌了几个星期,返回北京便安排到健身房锻炼,他那已经很累的心脏难以承受如此剧烈的运动,于是悲剧发生,心脏骤停,突然逝世!

    要知道,运动健身的效果,要靠运动锻炼痕迹的不断积累,也就是运动后留在机体上的良性刺激的逐渐积累。最佳的锻炼时机应在前一次锻炼痕迹尚未消失之前,就进行再一次锻炼。所以,体育锻炼应当每天一次或每周五次,至少间日一次。这种细水长流,持之以恒的适量运动,才有益于身心健康,才有助于延年益寿。

    总之一句话:生命在运动中常青,但运动必须适量适时,而且适合自己,否则有害无益。(摘自《健康人生 快乐百年》), 百拇医药(马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