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05年第6期
编号:11087252
探源“化学奶”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1日 《中国保健》 2005年第6期
探源“化学奶”

     你能想象,自己扔掉的破皮鞋,有可能在经过一系列化工程序之后变成人造蛋白,最终化为“牛奶”的一部分吗?

    一年前,阜阳假奶粉事件震惊全国。而今天,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用五花八门的造假原料生产的“人造牛奶”,正泛滥华北大地;其中仅在山东省,就至少有200余家假牛奶厂,主要集中在聊城、淄博、泰安、东营和枣庄等地。

    在华北一些县市的郊区,要找到知情人士所说的“假牛奶”可谓轻而易举。这些产品的外包装几乎都克隆了“伊利” 、“蒙牛”、“光明”等知名品牌,一般都煞费苦心地取名为“伊俐”、“伊纯”、“蒙俐”、“蒙奶”、“蒙古牛奶”等类似名称,有一种甚至就叫“蒙人”,让人感觉哭笑不得。

    “淄博市赋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蒙奶”牌“纯鲜奶”,和“淄博市康达九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纯牛奶” ,是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的两个牌子。其中,“蒙奶”完全照搬了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宇航员与奥运健儿的广告图像,只是把运动员的头发稍稍“染黄”了一些。

    这些“假牛奶”的外包装上多写有“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会员单位专业制造”的字样,其实多是一些含乳饮料。乳制品分为巴仕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炼乳、奶油、干酪7种,蛋白含量要求在4%以上,而含乳饮料蛋白含量最低标准只有1%,并不属于乳制品。

    山东省工商局在2004年底对山东17市140个食品经销商的商品质量抽查得出结论,含乳饮料的不合格率达到 35.5%,其中营养成分含量缺乏问题突出。山东邹平一家饮料食品厂生产的纯牛奶饮料,蛋白含量只有微乎其微的0.08 %。

    更为令人气愤的是,许多此类含乳饮料都竭力标明自己是“100%纯鲜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