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09年第3期
编号:11784426
脑部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附26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25日 《中国保健》 2009年第3期
     3.4 病例的强化特征:公认的特点为新发MS病灶多为结节状强化,渐变成环形、弓形,至最后强化消失,一般持续强化时间不超过6个月。本组MS不同时期病灶结节状、环形、月形均有表现,支持上述观点。

    多发性脑白质病灶的鉴别诊断一直较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很大原因是此类病人很少有病理结果,使可能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征象少有病理支持。但本组26例MS与21例其他临床证实的病变比较,仍发现一些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征象。

    3.4.1 脑囊虫:是临床、影像均易与MS混淆的一个疾病。但脑囊虫病灶分散,一般一定有位于浅表部位的病灶,不具有MS均匀分布于白质的特征。其次,囊虫的强化环小、完整、囊壁均匀,有头节则有确诊意义。MS增强呈大小不等的环,壁厚薄不一,形态不规则。另外脑囊虫治疗后多留有软化、局部萎缩等改变,MS斑块治疗后遗改变。

    3.4.2 脑梗死:对于高龄可疑MS病灶需要与脑梗死鉴别。但多发性脑梗死多于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大致对称性分布,病灶呈细小点状或不规则小片状,病灶不具有MS斑块的泡状及膨胀感。

    3.4.3 弥散性硬化(schilder病):本病主要表现为智力倒退、痉挛性瘫痪和假性球麻痹。CSF变化与MS相似,MRI示脑白质区有大的、边界清楚、非对称的脱髓鞘病灶,与MS不难鉴别。

    3.4.4 血管炎性病变:血管炎的脑室周围白质变化常比外围部分白质变化轻,可见皮质病灶或局限萎缩,还可伴发较大血管阻塞所致脑梗死。本组1例血管炎曾拟诊MS,回顾性分析可见病灶较大,位置较浅表,治疗后迅速消失,的确不具有MS的表现。

    3.4.5 Lyme病:为疏螺旋体感染所引起,影像学可出现类似多发性硬化症表现,参考它所出现的皮肤、关节和心脏等不同临床表现和四环素等抗生素治疗有效,可以与多发性硬化症区别。

    很多报道MS显示地理分布上总的趋势是一定程度的纬度依赖性,表现离赤道越远发病率越高。根据这一分布规律,我国属低发区。但随着检查手段的改进,包括MS在内的脑白质病变的发现越来越多,诊断和鉴别诊断此类疾病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沈天真,陈星荣.神经影像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58~364.

    [2] 陈星虎.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中国全科医学,2004,2:135~136.

    [3] 吴沪生.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4:289~291.

    [4] Jack GD,Kuzniecky RI,Cascino GD.Hisppocampal sclerosis without detectable hippocampal atrophy.Neurology,1994,44:42~46.

    [5] Bronen RA,Anderson AW.Quantitative MR for epilepsy:a clinical and research tool.AJNR,1994,15:1157~1160.

    [收稿 2008-12-05], 百拇医药(宗秋升)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