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慢性哮喘92例临床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1605KB,2页)。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6-0175-02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2例慢性哮喘住院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15d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率为32.00%,总有效率为92.00%;同时发现中西医治疗具有较好的改善肺功能作用,治疗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正常速值的改善最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无明显变化,但外周嗜酸粒细胞计数较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改善慢性哮喘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哮喘;慢性;中药治疗;中西医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表现为气道高反应和可逆性气道狭窄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通常把长时间总是不同频度和不同程度出现症状,但又没有急性发作的哮喘称作慢性哮喘,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92例病人均为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的诊断标准[1]确诊,本次发作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的非急性哮喘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48例;年龄18~53岁,平均(30.6±7.5)岁。病程5~26年,平均(15.5±9.5)年;病情轻度12例,中度60例,重度20例;合并肺气肿16例,肺心病2例,冠心病1例。排除活动性肺结核、消化性溃疡、后鼻窦滴注和胃食管反流患者。
1.2 治疗方法:中药给予止哮汤(自拟方):炙麻黄9g,射干、地龙、淫羊藿、麦冬、黄芩各12g,葶苈子、石韦、当归、熟地黄各15g,五味子、甘草各6g,川芎12g,丹参30g,珍珠母30g,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睡前4次服,连续口服15d。西药给予: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口腔吸入,有感染者(包括黄痰、发热等肺热者)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方法:治疗前观察患者的喘息症状、肺部哮鸣音,查血清IgE、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SO)计数、肺功能、心电图和肝肾功能。治疗期间每天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治疗15d后复查,血清IgE、外周血ESO计数、肺功能、心电图、肝肾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分会哮喘学组的诊断标准[1]及1997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症状、体征轻重程度等级和近期疗效判定标准。
2.1.1 喘息症状轻重程度分级:①轻度(+):喘息偶有发作,程度轻,不影响睡眠或活动;②中度(++):喘息介于轻度(+)及重度(+++)之间;③重度(+++):喘息明显,呈持续性,不能平卧,影响睡眠和活动。
2.1.2 哮鸣音轻重程度分析:①少(+):偶闻或在咳嗽深快呼吸后出现;②中(++):散在;③重(+++):满布。
2.1.3 近期疗效判断标准:③临床控制: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或不足轻度者(+++→0),即使偶有轻度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PEV1(或PEF)增加量>35%,或治疗后PEV1(或PEF)≥80%预计值。PEF昼夜波动率<20%。②显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EV1(或PEF)增加量范围25%~35%;或治疗后PEV1(或PEF)达到预计值的60%~79%,PEF昼夜波动率<20%,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③好转: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较治疗前有所减轻(+++→++→+)增加量范围15%~24%,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④无效:临床症状和PEV1(或PEF)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2.2 治疗前后疗效比较:90例患者(2例因为合并气胸而排除),治疗后临床控制12例,显效28例,好转40例,无效10例;临床控制率13.33%,总有效率为88.89%。
2.3 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IgE、外周血EOS计数改变情况:见表1。
3 讨论
慢性哮喘患者即使在临床缓解期仍持续存在肺功能的异常,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不可逆的气道阻塞,其原因是慢性持续哮喘患者的气道病理改变除上皮细胞损伤、气道壁炎性细胞广泛浸润外,气道壁结构的改变(气道重建)也广泛存在,主要表现为平滑肌增厚,基底膜增厚和玻璃样变,另外气道嗜酸粒细胞的持续浸润,也是慢性哮喘的一个原因。
慢性哮喘症状反复迁延,多因宿痰内伏和久病多瘀,因此笔者采用止哮汤和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口腔吸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哮喘,结果其临床控制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88.89%,同时止哮汤具有较好的改善肺功能作用,治疗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值流速(PEF)的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IgE水平无明显变化。但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支气管哮喘因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故发作期往往同时存在外邪、痰、瘀、虚几种病理因素,故治疗应去除外邪、祛痰平喘、活血化瘀、扶正固本并举。止哮汤在射干麻黄汤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经验及笔者的临床经验拟定的。方中祛邪用麻黄发散风寒,射干、石韦、地龙、黄芩清肺泄热;祛痰用半夏、生姜燥湿化痰和胃;葶苈子行水以祛痰饮;炙麻黄宣肺平喘,石韦清肺平喘,五味子敛肺平喘,葶苈子泄肺平喘,地龙通络平喘,淫羊藿温肾纳气平喘;活血化瘀用川芎、丹参、当归补血活血。据药理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0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