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早期临床诊断探讨
【中图分类号】R720.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6-0204-01
幼儿急疹(ES)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又称为婴儿玫瑰疹,早期除发热外,常不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较易误诊,容易造成家长恐慌及滥用药物。为探讨该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现对45例诊断幼儿急疹的患儿进行总结,以助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5例患儿均为我院2007年4月~2008年6月在门诊及住院确诊患儿,男21例,女24例,年龄4~16月,平均7.6月,其中<6月15例,6~12月28例,12~16月2例。
1.2 临床症状
1.2.1 发热:全部患儿均以发热为主诉;<6月15例中均为首次发热,大多为骤起高热,体温38.2~40℃,热型不规则;热程:<3d者12例(26.7%),3~4d 21例(46.7%),4~5d 9例(20.0%),>5d 3例(6.7%)。
, 百拇医药
1.2.2 伴随症状:流涕13例(28.9%),咳嗽6例(13.3%),呕吐6例(13.3%),腹泻21例(46.7%),食欲减退27例(60.0%),多为轻症。
1.3 体征
1.3.1 出疹:均有出疹表现,在热退后出疹33例,热退过程中出疹12例,主要集中在头面部、颈部及躯干部,四肢极少,为浅红色玫瑰疹、斑疹或斑丘疹;皮疹多于24h内出齐,2~3d内消退,不留色素沉着或脱屑,无瘙痒。
1.3.2 其他体征:伴咽部充血31例,咽峡部溃疡26例,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32例,前囟饱满2例。
1.4 实验室检查:均进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内23例,白细胞增高22例,中性粒细胞增高16例,淋巴细胞增高27例,血小板减少4例。
1.5 诊断标准[1]:①3岁以下幼儿,尤其6~18个月;②典型的热退疹出表现;③发热期无特殊体征;④除外其他出疹性疾病。
, 百拇医药
1.6 治疗及预后:主要给予降温、止咳、调节胃肠道等对症支持治疗,静脉用药占64.4%(29例),全部病例均痊愈。
2 讨论
幼儿急疹大部分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B亚型感染引起[2],1986年Salahuddin首先发现人类疱疹病毒-6型,2年后Yamanishi证实它为ES的病原体。少数急疹由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感染引起,其发病相对较晚,且皮疹轻微。ES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但由于出疹前高热不退,症状、体征无典型表现,不易早期诊断,误诊率较高,常造成家长恐慌、医生滥用抗生素等。所以早期明确诊断幼儿急疹尤为重要。
根据以上资料,ES有以下临床特征有助于诊断:①年龄:婴儿常见。②骤起高热,前驱期症状少,咽部充血轻,而且多在出生后首次发热者应先考虑有幼儿急疹可能。③咽峡部溃疡为人类疱疹病毒-6(HHV-6)型引起的幼儿急疹可能有早期诊断意义[3]。④血常规中无特异性改变。
, 百拇医药
幼儿急疹出疹后须与风疹、麻疹、川崎病、猩红热等相鉴别;风疹一般多见于1~5岁儿童,发热后0.5~1d即出疹,多有耳后、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可有触痛。麻疹多有明显呼吸道卡他症状、在发热3~4d后出疹,出疹期时体温不退或更高,查体可见典型的口腔黏膜斑,根据出疹与发热关系即可鉴别。川崎病可有眼球结膜充血,其出疹时体温不退。猩红热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多在发热1~2d出疹,出疹时高热。
幼儿急疹具有自愈性,预后良好,并发症少且病情较轻,治疗以对症支持处理为主,但多数患儿在出疹前均使用过抗生素治疗,李丽昆[4]发现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滴注可使ES热程延长,但其原因尚未清楚,故一旦确诊幼儿急疹后给予抗病毒、补足水分,进食易消化食物,若合并有细菌感染者仍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王慕狄.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8.
, 百拇医药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30.
[3] Chus KB,Lam SK,Sazaly AB,et al.Vrolo palatglossal junctional ulcers an early clinical sign of exantnem subitum due to human herpesvims.Med J Malaysia,1999,54(1):32.
[4] 李丽昆.幼儿急疹102例临床分析.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4,15(3):167.
[收稿 2009-01-08], 百拇医药(韦 立 廖燕玲 郑德宜)
幼儿急疹(ES)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又称为婴儿玫瑰疹,早期除发热外,常不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较易误诊,容易造成家长恐慌及滥用药物。为探讨该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现对45例诊断幼儿急疹的患儿进行总结,以助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5例患儿均为我院2007年4月~2008年6月在门诊及住院确诊患儿,男21例,女24例,年龄4~16月,平均7.6月,其中<6月15例,6~12月28例,12~16月2例。
1.2 临床症状
1.2.1 发热:全部患儿均以发热为主诉;<6月15例中均为首次发热,大多为骤起高热,体温38.2~40℃,热型不规则;热程:<3d者12例(26.7%),3~4d 21例(46.7%),4~5d 9例(20.0%),>5d 3例(6.7%)。
, 百拇医药
1.2.2 伴随症状:流涕13例(28.9%),咳嗽6例(13.3%),呕吐6例(13.3%),腹泻21例(46.7%),食欲减退27例(60.0%),多为轻症。
1.3 体征
1.3.1 出疹:均有出疹表现,在热退后出疹33例,热退过程中出疹12例,主要集中在头面部、颈部及躯干部,四肢极少,为浅红色玫瑰疹、斑疹或斑丘疹;皮疹多于24h内出齐,2~3d内消退,不留色素沉着或脱屑,无瘙痒。
1.3.2 其他体征:伴咽部充血31例,咽峡部溃疡26例,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32例,前囟饱满2例。
1.4 实验室检查:均进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内23例,白细胞增高22例,中性粒细胞增高16例,淋巴细胞增高27例,血小板减少4例。
1.5 诊断标准[1]:①3岁以下幼儿,尤其6~18个月;②典型的热退疹出表现;③发热期无特殊体征;④除外其他出疹性疾病。
, 百拇医药
1.6 治疗及预后:主要给予降温、止咳、调节胃肠道等对症支持治疗,静脉用药占64.4%(29例),全部病例均痊愈。
2 讨论
幼儿急疹大部分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B亚型感染引起[2],1986年Salahuddin首先发现人类疱疹病毒-6型,2年后Yamanishi证实它为ES的病原体。少数急疹由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感染引起,其发病相对较晚,且皮疹轻微。ES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但由于出疹前高热不退,症状、体征无典型表现,不易早期诊断,误诊率较高,常造成家长恐慌、医生滥用抗生素等。所以早期明确诊断幼儿急疹尤为重要。
根据以上资料,ES有以下临床特征有助于诊断:①年龄:婴儿常见。②骤起高热,前驱期症状少,咽部充血轻,而且多在出生后首次发热者应先考虑有幼儿急疹可能。③咽峡部溃疡为人类疱疹病毒-6(HHV-6)型引起的幼儿急疹可能有早期诊断意义[3]。④血常规中无特异性改变。
, 百拇医药
幼儿急疹出疹后须与风疹、麻疹、川崎病、猩红热等相鉴别;风疹一般多见于1~5岁儿童,发热后0.5~1d即出疹,多有耳后、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可有触痛。麻疹多有明显呼吸道卡他症状、在发热3~4d后出疹,出疹期时体温不退或更高,查体可见典型的口腔黏膜斑,根据出疹与发热关系即可鉴别。川崎病可有眼球结膜充血,其出疹时体温不退。猩红热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多在发热1~2d出疹,出疹时高热。
幼儿急疹具有自愈性,预后良好,并发症少且病情较轻,治疗以对症支持处理为主,但多数患儿在出疹前均使用过抗生素治疗,李丽昆[4]发现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滴注可使ES热程延长,但其原因尚未清楚,故一旦确诊幼儿急疹后给予抗病毒、补足水分,进食易消化食物,若合并有细菌感染者仍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王慕狄.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8.
, 百拇医药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30.
[3] Chus KB,Lam SK,Sazaly AB,et al.Vrolo palatglossal junctional ulcers an early clinical sign of exantnem subitum due to human herpesvims.Med J Malaysia,1999,54(1):32.
[4] 李丽昆.幼儿急疹102例临床分析.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4,15(3):167.
[收稿 2009-01-08], 百拇医药(韦 立 廖燕玲 郑德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