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射液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2例
第1页 |
参见附件(1580KB,2页)。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8-0390-02
慢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酗酒抽烟者较前增多。加之社会许多因素,导致该病患者急剧增加,本文对2007~2008年我院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分析,发现红花注射液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取2007年7月~2008年6月就诊于本院内科的患者57例,男32例,女25例,年龄60~85岁,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平均病程(8.0±2.5)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0±5.2)岁,平均病程(8.0±2.2)年;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6±3.8)岁,平均病程(8.6±2.3)年。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一般治疗,如吸氧、静点硝酸甘油及能量合剂,15d为1个疗程,治疗组静点红花注射液40ml加5%葡萄糖或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对照组静点硝酸甘油及能量合剂,1次/d,停用其他影响血液黏稠度或降血脂的药物及其他中药制剂。治疗前后均做血尿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检查,1个月后复查。
2 结果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对比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2。
上述各项指标变化表明,治疗组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对血液黏稠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更明显。治疗前后两组病例血尿粪三大常规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等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3 讨论
冠心病是当前中老年人最常见和危害性最大的心脏病,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已成为人口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冠心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本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的范畴,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胸阳痹阻,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行气宣阳通痹。西医认为冠心病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狭窄、痉挛、阻塞,再加上血液黏度增高,导致冠脉血流循环障碍,出现心肌供血不足。红花注射液具有活血逐瘀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红花黄色素。经药理、生化、动物实验等多项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具有抗凝血作用,可以显著的抑制血栓形成及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ADP诱导聚集的血小板也有解聚作用。本组结果表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均有明显改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8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