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09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1782227
颅脑外伤合并应激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特征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5日 郑贵超 毛宏杰 贾 军
第1页

    参见附件(1452KB,2页)。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8-0324-02

    【摘要】目的:观察颅脑外伤后合并应激障碍(ASD)患者临床表现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3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预后特征调查,并在发病后3个月进行ASD评估和确诊。结果:73例颅脑损伤患者3个月后复诊时确诊为ASD患者23例(ASD组,31.51%),另有48例未合并ASD患者为对照组。两组间平均GCS评分、平均意识障碍时间、CT阳性发现例数、平均血肿量、中线移位例数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无明显区别(P均>0.05),但ASD组复诊时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脑损伤合并ASD患者可影响到其近期预后。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性应激障碍;临床表现;预后

    笔者分析了23例创伤性颅脑外伤合并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对预后的影响,并与未合并ASD同病患者比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73例,男48例,女25例,年龄14~76岁,平均(37.29±6.38)岁。

    1.1.1 纳入标准:①1w内有明确的脑外伤史。②发病后6h内来我院首诊。③年龄≥18岁。④病情平稳后愿意接受各类问卷、量表调查。

    1.1.2 排除标准:①外伤前1w内有感染病史。②合并有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患者。③脑卒中史及再发脑外伤患者。④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⑤GCS评分≤8分。⑥脑外伤后持续昏迷或植物状态患者。

    1.2 方法

    1.2.1 应激障碍诊断标准:选择《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4)》中有关ASD的诊断标准,ASD评估和确诊应在发病后3个月复诊时进行。

    1.2.2 一般情况和临床经过特征调查:入选患者需填写一般情况和临床经过特征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职业、住院时间等,临床特征调查由临床医护人员填写,内容包括: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共有运动、语言和睁眼3大部分,将3部分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②意识障碍时间。③CT阳性发现:包括血肿量、中线移位等异常表现。3个月复诊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测试内容分10项,分别为尿、便、修饰、用厕、吃饭、转移(床-椅)、活动(步行)、穿衣、上楼梯、洗澡,分值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2.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观察和统计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分析。

    2 结果

    71例颅脑损伤患者3个月后复诊时确诊为ASD患者23例(ASD组,30.66%),另有48例未合并ASD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经过和预后指标比较见表1。

    3 讨论

    ASD表现可在遭遇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数月后出现,其症状主要分为3类:反复重现创伤体验(侵入性思维、噩梦、闪回、想象或记忆);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惊跳反应、精力不集中、易激惹、失眠、警觉性高);持续回避或反应麻木(情感平淡或隔离、兴趣丧失、回避有关创伤的任何活动、场景、人物或者话题),这些症状表现了个体对创伤事件的反应,并在当时来看是很正常的现象。有关ASD对遭遇创伤后疾病预后的影响报道较少,本组病例以创伤性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发病后3个月时ASD患病率为30.66%,与国内报道[1]接近。笔者还观察了这些患者的临床经过和预后表现,并与未出现ASD脑外伤患者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急性期临床表现(包括GCS评分、意识障碍时间、CT阳性发现例数、平均血肿量、中线移位例数和平均住院天数等)均无明显区别,而ASD组复诊时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颅脑损伤合并ASD患者可影响到其近期预后,这与其他报道结论一致[1~2]。综上所述,颅脑外伤后合并ASD是其近期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应注意密切及时评估和监测,并进行干预治疗。目前常见治疗技术有心理动力学方法、认知行为治疗、心理脱敏技术和应对训练技术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5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