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09年第8期
编号:11782204
子宫肌瘤300例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5日 《中国保健》 2009年第8期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8-0346-02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对我院3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对进行手术的290例手术方式进行探讨。结果:300例患者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210例,占70%;无临床症状90例,占30%;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的方法可分为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一部分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手术方式以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主。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术式

    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ines)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20%~30%。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趋于年轻化,育龄期妇女占总发病率的1/3[1],是育龄期妇女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常为月经改变、下腹包块、痛经、不孕、排尿困难、尿频、尿急、便秘。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根除肌瘤,仍以手术为治疗子宫肌瘤的常规方法与主要手段。根据肌瘤的类型选择合理的术式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对我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300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年龄23~65岁,平均40.5岁,以40~49岁年龄组最多。宫体大小如孕5~20w子宫,平均如孕(8.14±2.47)w。肌瘤个数平均3.13个,最多18个,80%在5个以下,单发性肌瘤占40.20%。本组单纯肌壁间肌瘤占26.7%,浆膜下肌瘤占10.5%,黏膜下肌瘤占38.7%,多发性肌瘤占58.14%,宫颈肌瘤占1.86%。

    1.2 临床表现:300例子宫肌瘤例有临床症状者210例,占70%,以不规则阴道流血为最多见,月经紊乱、贫血、痛经和腰骶部疼痛,有个别发现下腹部肿块;无临床症状者90例,占30%,其中妇检发现78例,剖宫产术中发现12例。

    1.3 处理:3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有298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术180例,全子宫切除术40例,次全子宫切除术78例,未手术治疗2例(经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保守治疗血止后不愿手术而出院)。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及术后病理:本组病例中,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月经增多(62.22%)、贫血(53.56%)、痛经(51.33%)和腰骶部疼痛(41.33%),术后原有症状绝大部分消失,手术效果满意。300例子宫肌瘤术后均经病理活检确诊。

    2.2 术后恢复:术后平均住院7d,无一例发热,无肠梗阻发生,无一例因手术死亡。

    2.3 术后随诊:300例患者术后随诊平均1~4年。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4例。有21例术后3年内受孕,均达到足月妊娠,其中10例经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术后3~5年受孕者5例,均足月妊娠后行剖宫产,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术后出现潮热、出汗、胸闷、失眠等症状者28例,经补充雌激素后好转,症状消失,长期随访疗效满意。部分子宫全切患者有性功能下降,或伴有焦虑情绪,以中青年患者为主,予以心理辅导及配偶教育,逐步好转。

    3 讨论

    子宫肌瘤症状一般取决于其生长部位和肌瘤大小,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月经紊乱、腹部包块、贫血及因子宫增大所致的压迫症状。但有相当一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无临床症状。本文资料显示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以月经改变为主,经量增多占43.9%,月经紊乱占20.6%。有26%患者是通过体格检查发现子宫肌瘤的,说明生育年龄妇女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子宫肌瘤十分重要。

    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常见[2]。本文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妇科普查工作的开展,子宫肌瘤发病年龄较文献报道略为年轻,平均为40.5岁。由于子宫肌瘤病人的年轻化,要求保留子宫的病人越来越多。目前,治疗子宫肌瘤以手术为主,但手术方式仍有争论。李英勇[3]认为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改变,建议40周岁以内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王稚晖[4]等对3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的绝经前妇女,测定其手术前后血清雌二醇水平及脑血流变化,发现绝经前子宫切除术可致血雌激素下降,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从我院来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术式,本文资料显示占60.4%。我院对于40周岁以内患者在排除以下4种情况后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①子宫肌瘤变性或癌变;②浆膜下肌瘤合并扭转坏死;③肌瘤数目多,日后复发可能性大;④合并子宫腺肌病。对于40周岁以上患者有以下3种情况之一的,经耐心解释仍不能消除顾虑的患者,可给予肌瘤剔除术:①单个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②肌瘤体积不大,易于完整切除;③患者对全子宫切除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但在行子宫肌瘤手术前需常规给予子宫颈刮片,诊断性刮宫排除宫颈病变和子宫内膜病变。

    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新医学模式的出现,使得医生在医疗过程中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强调尊重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术后影响患者心理状况和性功能的因素是复杂的,对手术的认识、医生的解释与交流、配偶的良好关系及经济情况都可以影响性功能的恢复[5]。在我国由于传统的思想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很多妇女认为子宫是非常重要的,是女性的特征,所以手术前后部分患者有紧张和焦虑情况,不健康的心理状况会削弱手术妇女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判断。与她们充分讨论手术治疗中及治疗后的一些医学知识,在兼顾生理和心理的前提下,与患者共同选择和确定对她们最合适的手术方式,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Parazzini F,Chiaffarino F,Polverion G,et al.Uterine fibroids risk and history of selected medical conditions linked with femal hormones[J].Eur Epidemiol,2004,19(3):249~253.

    [2] 乐杰.妇产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89~293.

    [3] 李英勇.妇科手术与女性性功能.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3):139~140.

    [4] 王稚晖.子宫切除术后雌激素及脑血流的变化.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6):361~362.

    [5] 曾月娜.子宫肌瘤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影响分析[J].医药产业资讯,2005,2(11):61.

    [收稿 2009-02-11], 百拇医药(高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