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马酸亚铁治疗成人缺铁性贫血98例临床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837KB,1页)。
[中图分类号]R5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20(2009)14-0580-01
缺铁性贫血(IDA)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病,是由于体内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它对人体的智能、体格发育、免疫功能、消化吸收功能、劳动能力等均有较多影响。及时正确地查找病因并进行诊治,对救治此类病人至关重要。2000年1月-2008年2月我院内科共收治缺铁性贫血98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按我国IDA诊断标准确定诊断。98例病人中,男28例,女70例,男:女=0.4:1;年龄18~82岁,其中18~24岁30例,24-60岁26例,60-82岁42例。治疗前轻度贫血(Hb 90~109g/L)35例,中度贫血(Hb 60~89g/L)53例,重度贫血(Hb 30~59g/L)10例。
1.2 发病原因: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尤以消化道慢性失血或妇女月经过多更为多见。98例患者中,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26例,慢性结肠炎10例,痔疮出血7例,肠道钩虫病6例,食道静脉曲张出血5例,肝病4例,消化道肿瘤6例,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等)21例,妊娠8例,服用阿司匹林后胃出血3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例。
1.3 临床表现:轻度贫血者表现为头晕、眼花、乏力、易倦、耳鸣、心悸、气短、纳差,还有个别患者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体力耐受力下降、易感染。消化性溃疡、肿瘤、痔疮导致黑便、血便或腹部不适,肠道钩虫病导致腹疼腹泻或便秘,妇女月经过多,肿瘤引起的消瘦,溶血性贫血出现的血红蛋白尿。
1.4 观察指标:98例患者治疗前全部检测以下指标:Hb、RBC、RE、HCT及MCV;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骨髓细胞内外铁(用普鲁士蓝反应染色法)。所有病例铁剂治疗后均定期观察外周血Hb、RBC、RE、HCT及MCV等动态变化。
1.5 治疗方法:治疗组48例,给予口服富马酸亚铁片,剂量为每日150mg(元素铁)分3次饭后口服,治疗1个月以上;对照组50例,给予口服硫酸亚铁片,剂量每日为0.9g,分3次饭后服,治疗1个月以上。两组病例均给予维生素C片,每日0.3g,分3次口服,同时给予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2 疗效观察
2.1 结果:按我国IDA疗效判定。治疗后2w观察用药反应,富马酸亚铁治疗组有效率达38.5%,硫酸亚铁对照组有效率为20.2%;治疗后8w观察疗效(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9%,对照组为92.0%。说明富马酸亚铁起效快且总体疗效好。
2.2 影响疗效的因素:富马酸亚铁治疗组2例无效,均因病因未去除,1例因月经过多(子宫肌瘤,每月出血量>60m1),另1例因胃癌致食道静脉曲张大出血难以控制;硫酸亚铁对照组4例无效,其中病因未去除1例,停药过早未坚持正规服药1例,另2例为消化性溃疡患者,服用硫酸亚铁时腹疼腹泻治疗无效,后该用富马酸亚铁治疗后不良反应消失,均获满意效果。
2.3 不良反应:富马酸亚铁治疗组无一例出现口服不良反应,仅2例(4.1%)出现一过性轻度上腹不适,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硫酸亚铁对照组不良反应多见,6例(12%)患者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严重上腹痛1例,恶心呕吐3例,腹胀、食欲减退2例。两组比较,硫酸亚铁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富马酸亚铁治疗组。
3 讨论
目前对IDA患者,病因治疗极为重要。在IDA病因中最重要的是食物结构不合理(如素食等)、生长发育迅速、经血过多、妊娠、频繁供血、长期超运动量训练、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慢性胃肠道疾病引起的铁吸收障碍(胃太部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不明原因的腹泻、慢性肠炎等)和铁丢失过多(胃肠道失血、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对于IDA病人,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生长发育迅速的青少年、妇女和超强度训练者,要加强营养保健,调整好食物结构、合理饮食:对青少年还应纠正偏食,定期查治寄生虫感染;对月经过多的妇女应尽快防治妇科疾病;对于胃肠道疾病和肿瘤要早期发现及时防治。
治疗IDA病人的另一个要素就是补充铁剂。临床上治疗IDA一般选用无机铁硫酸亚铁,但其消化道不良反应明显,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耐受而影响治疗。笔者选用有机铁富马酸亚铁治疗48例患者,并与同期用硫酸亚铁对照组比较,前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明显减少。通过以上临床观察,治疗IDA患者,口服富马酸亚铁耐受良好,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见,对于硫酸亚铁治疗不能耐受或无效者,改用富马酸亚铁后仍可取得满意疗效。
治疗IDA患者,除了病因治疗和铁剂治疗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37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