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后呃逆表现与血清离子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543KB,2页)。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15-0594-02
【摘要】目的:观察脑外伤后持续性呃逆患者急性期各项血清离子浓度变化。方法:121例脑外伤患者按急性期有无出现持续性呃逆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血清离子(血清钾、钠、钙和镁)检查。结果:全部脑外伤患者中急性期出现持续呃逆者43例(35.54%),未出现持续呃逆者78例(对照组)。两组急性期血钾浓度变化不明显(P均>0.05),但前者中血钠、钙和镁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外伤血钠、钙和镁浓度偏低是急性期发生持续性呃逆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颅脑损伤;呃逆;血清离子
我们观察了43例脑外伤后出现持续性呃逆患者急性期各项血清离子浓度变化,并与未出现持续性呃逆的同病患者比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07年5月~2008年12月在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病例纳入标准:①1w内有明确的脑外伤史。②愿意接受TCD检查。③发病后6h内来我院首诊。④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脑卒中史及再发性脑外伤患者。②1或2型糖尿病患者。本文共入选121例颅脑外伤患者,男69例,女52例,年龄26~78岁,平均(43.84±15.06)岁。
1.2 方法
1.2.1 持续性呃逆定义:呃逆持续24~48h以上,经压眶、挤压耳郭及应用利他林、甲氧氯普胺、地西泮等药物未完全缓解。
1.2.2 血清离子检测方法:持续性呃逆患者在出现症状36h后,采静脉血5ml,分别置于无抗凝管和分离胶促凝管,在Olympus 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步检测血清钾、钠、钙、镁离子浓度。所用试剂为RANDOX公司试剂及中、高值定标液,对照组血液标本在入院后3d内采集。
1.2.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计算均数比较,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分析。
2 结果
121例脑外伤患者中急性期出现持续呃逆者43例(35.54%),未出现持续呃逆者78例(对照组)。表1为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性期各项血清离子浓度变化比较,结果表明两组血钾浓度变化不明显(P均>0.05),但前者中血钠、钙和镁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3 讨论
呃逆是一种膈肌痉挛性暴发性异常呼吸活动,属于反射性活动,其中枢位于第3~5颈髓节段,传入神经是迷走神经、膈神经及第6~12胸交感神经的向心纤维,在膈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通路上任何部位的刺激性病变均可导致呃逆。一般认为,延髓附近病变(如小脑后、脑干等部位)可导致呃逆,且代表病情重和预后差。近来一些报道发现,有相当数量的非延髓部位脑损伤也出现顽固性呃逆,这说明后者原因并非单一脑外伤直接损害呃逆中枢所致,另一些作者[1]推测,脑外伤后合并血清离子紊乱是出现持续呃逆的可能原因。笔者收集了121例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出现持续呃逆为35.54%,检测这一组患者发生呃逆症状后的各项血清离子浓度,呃逆患者的血钠、钙和镁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些发现与一些报道[1~2]结论相同。其机制可能为:①低血钙时,神经纤维和骨骼肌应激性亢进,即阈值降低,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表现。②镁可阻滞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从而抑制后者介导的神经细胞钙离子内流,镁还可阻滞非NM2DA介导的钙离子内流,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从肌浆网释放,减少了平滑肌可利用的钙离子,而降低了肌张力,故低镁血症可促使钙离子过度内流,增加了平滑肌可利用的钙离子,而使肌张力增高和导致神经细胞的应激性增高。③血钠的急性或进行性降低引起了参与呃逆发生的膈肌、肋间肌等一组肌群的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异常发生,并通过兴奋-收缩耦联,表现出异常收缩运动。
鉴于颅脑外伤后发生持续呃逆与各种血清离子紊乱有关,临床上监测后者较为重要,特别是在重度脑损伤早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4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