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09年第18期
编号:11892636
腰椎间隙变窄与椎间盘病变350例CT扫描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25日 《中国保健》 2009年第18期
     [摘要]目的:通过腰椎正侧位平片与腰椎间盘CT断层扫描对比,了解腰椎间隙变窄与椎间盘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东芝TCT300-EzCT扫描机,扫描条件:360mAs,120kV,层厚5mm,层距5mm,扫描角度与椎间隙平行,分别用软组织窗及骨窗观察。结果:350例患者经CT扫描,有455个椎间盘病变,其中10个无椎间隙变窄,445个椎间隙变窄的椎间盘均有椎间膨出或脱出。结论:所有腰椎平片显示变窄的椎间隙,CT扫描均有椎间盘病变(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少部分椎间盘病变,其椎间隙不一定变窄。

    [关键词]CT断层扫描;椎间隙变窄;椎间盘病变

    椎间盘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80%以上发生于中老年,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通常以腰腿痛就诊。我院从1997年1月~2008年8月的CT检查中,腰椎间盘扫描的患者约占30%。本文收集350例腰椎X线正侧位片提示有椎间隙变窄、疑椎间盘病变的病例,并做椎间盘CT扫描,对其X线所见及CT表现作对比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50例,男200例,女150例,年龄20-88岁。其中20~30岁27例(7.7%),31~50岁145例(41.4%),51~88岁178例(50.9%)。病史最长16年。全部病例均有腰痛或腰腿痛。选择病例以腰椎侧位片有明显椎间隙变窄为准,椎间隙变窄的测量,是以相邻椎间隙比较平均变窄2~4mm,L5S1椎间隙正常宽度约为L4~5间隙的2/3,窄于此比例为变窄。350例患者有445个椎间隙变窄,其中L4~5椎间隙有181(40.7%);L5S1有163个(36.6%);L3~4有72个(16.2%);L2~3有16个(3.6%);L1~2有13个(2.9%);同时有2个以上椎间隙变窄者225例,许莫结节46个。

    1.2 CT扫描:全部病例均做腰椎间盘CT扫描,一般扫描范围从L5S1至L3~4侧位片见L1~2或L2~3椎间隙变窄者,则增加扫描相应的椎间盘,扫描角度与椎间隙平行,层厚5mm,层距5mm,每个椎间扫描4个层面,分别用软组织窗和骨窗拍片观察。

    2 结果

    350例患者经CT扫描,有455个椎间盘病变,其中10个无椎间隙变窄,445个椎间隙变窄的椎间盘均有椎间膨出或脱出,其CT表现分述如下:

    2.1 椎间盘膨出:455个病变的椎间盘中,椎间盘膨出有246个。发病年龄39~88岁,大部分病例在50岁以上。发生在L5S1有86个,L4~5有103个,L3~4有38个,L2~3有19个,椎间盘膨出的CT征象有:①椎间盘向周围膨出,呈均匀突出椎体边缘的软组织影,其后缘大部分仍然保持正常形态,无压迫硬膜囊,部分椎间盘膨出可致椎间孔或侧隐窝狭窄,个别椎间盘膨出合并局限脱出。②椎间盘真空征,椎间盘膨出的病例中58个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积气,L2~3至L5S1均有发生。其主要表现为椎间盘内呈大片或小片状空气密度的减低区,CT值在-300~-800Hu之间。③椎小关节退行性变。本组椎间膨出患者中,有62对椎小关节出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密度增高,部分关节腔内积气,主要发生在L5S1及L4~5。④黄韧带肥厚。本组有26例出现黄韧肥厚,其厚度超过5mm,是造成椎管狭窄的主要原因,多发生在L4~5及L5S1

    2.2 椎间盘脱出:本组病例有稚间盘脱出209例,发病年龄在20~65岁,大部分病例是30~50岁。发生在L4~5有124例,L5S1有85例。主要CT表现有如下几点:①椎间盘后缘或后外缘呈局限性突出,CT值与椎间盘相近。中央型突出102例,旁中央型84例,外侧型23例。②硬膜囊受压。本组209例椎间盘突出,主要为中央型及旁中央型突出,不同程度压迫硬膜囊,以中央型较明显。③侧隐窝和神经根受压。本组有84例旁中央型及23外侧型突出压迫神经根和侧隐窝,该类患者坐骨神经痛症状较典型。④椎管狭窄103例,全部发生在L4~5及L5S1,主要是椎间盘向后脱出,推压硬膜囊向后或两侧占位所致。⑤许莫Schnorl结节形成46例,比平片多发现8例,位于L5椎体后上缘13例,中央部17例,S1椎体后上缘7例,L4椎体上缘中央7例,L3椎体上缘2例,主要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局限压迹,周边有明显硬化边,部分许莫结节后缘隆突,压迫硬膜囊。

    3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腰腿痛的患者较常见,一般都摄腰椎正侧位及双斜位片,发现有腰椎间隙变窄,应考虑椎间盘病变的可能性。但腰椎平片只能根据椎间隙变窄这个间接征象并结合临床症状、年龄大小来分析,诊断椎间盘变性或脱出,确诊则需要靠椎管造影或CT、核磁共振扫描。所以,腰椎平片发现有椎间隙变窄者。有条件应做椎间盘CT扫描。本组350例患者,445个椎间隙变窄,CT扫描发现有455个椎间盘病变,证明所有椎间隙变窄均有椎间盘病变。CT扫描可以判断椎间盘病变的性质,并可以明确椎间盘脱出的方向、压迫程度及椎管狭窄情况,给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资料。

    从本文资料表明,凡腰椎间隙变窄都有腰椎间盘膨出或脱出,此征象符合病理发展的结果。椎间盘膨出是因年龄增长、外伤,髓核固有水分逐渐减少而缩小,纤维环韧性降低,导致变扁、纤维环向周围膨出,使椎间隙变窄;髓核脱水、变脆、碎裂,使椎间盘中出现“真空征”,周围组织的气体进入椎间盘,即椎间盘积气,其椎间隙也明显变窄;椎间盘脱出是骨髓通过破裂的纤维环向后或侧后方脱出,致椎间盘变扁,也会使椎间隙变窄。所以椎间隙变窄与椎间盘膨出或脱出密切相关。

    从腰椎侧位片椎间隙变窄与临床症状和椎间盘CT扫描所见三者关系分析,单纯的平片椎间隙变窄难以判断椎间盘病变的性质。椎间隙变窄是椎间盘病变的间接征象,平片是互相重叠的影像,分辨率较低,对椎间盘组织、黄韧带、椎后缘的许莫结节都无法辨认。在临床症状方面,腰腿痛失椎间盘病变的共性症状,椎间盘膨出致椎间孔变窄,可压迫神经根;合并黄韧带肥厚,会使椎管狭窄,椎小关节退行性变,这些病变都可以出现腰腿痛,也可以出现下肢麻木。椎后缘许莫结节向后突出,可压迫硬膜囊,或向侧旁压迫神经根,出现相应症状。椎间盘脱出在影像学分型有中央型、旁中央型和外侧型,Spangler分型为突出型、破裂型和游离型,各型的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突出型纤维环完整,如果向后突出无压迫神经根,可以无下肢放射痛,症状相对较轻;破裂型纤维环破裂,但髓核组织尚未游离,游离型纤维环和后纵韧带均破裂,髓核组织完全脱离纤维环,甚至在椎管内上下移位,向后或侧后方压迫较明显,症状较重。由此可见,腰腿痛的患者照腰椎正侧位或加双斜位片,虽然不能定出具体椎间盘病变的性质,但可以结合其临床症状作出初步的诊断,提出进一步的CT检查,以明确诊确。

    [参考文献]

    [1]李家平,谢学斌,庄文权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表现与免疫学的相关研究.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1998,7(3):158.

    [2]曾盛,杨金城,全显跃等.椎后缘许莫氏结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1999,8(1):29.

    [3]李卓永,汤积耀.腰椎间盘脱出的ET分型其与症状关系.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1997,6(4):268.

    [4]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57, http://www.100md.com(贤华 莫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