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10年第5期
编号:11907900
中医治疗低热证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5日 《中国保健》 2010年第5期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5 - 98 - 02

    低热证,临床颇为多见。或困气血亏虚。或因血行瘀滞,或困湿热蕴结,或因阴液亏虚,或因中气不足……病因错综复杂。症状迁延难愈,但共有低热之标证。因此自拟低热汤:丹皮10g 东白薇10g 青蒿lOg 地骨皮lOg。随症加减治疗。临床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气血亏虚

    患者,张某,女,38岁。患者,五年前小产后失血过多。又感寒凉,感冒发热,体温38.5℃。经治疗后高热已退。遗留午后发热,入夜尤甚。体温在37.4~38℃之间。后半夜则热退身凉,一如常人。曾服解热镇痛药,各种抗生素及清热发表,滋阴降火的中药无效。发热如故,病已逾五年。遂来我院就诊,观其面色仓白无华,唇淡。精神疲惫,舌淡苔薄白,脉细数,自诉心跳气短,夜间入睡困难易醒多萝,诊为血虚发热,宜养阴血,退虚热。处以归脾汤合退热方加减治疗:黄芪30g 当归15g 元肉15g 木香3g 白术15g 炒枣仁30g 炙远志lOg 丹皮10g 东白薇10g 青蒿10g 地骨皮10g水煎服.每曰一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52 字符